和谐共融,有为善治,以蓬勃活力彰显南海城市竞争力。11月25日上午,2021年南海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果发布会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回归社会的治理:南海区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研究》报告,并对一批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果优秀案例进行展示和表彰。
专家为南海社会治理把脉
梳理未来持续发展的思路
据悉,此次活动公开发布的《回归社会的治理:南海区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南海区委区政府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何艳玲教授及其团队,对南海区社会治理发展开展专项调研之后的重要成果。
报告围绕构建“社会发改委”、打造“一纵一横、一上一下”的社会观测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体系,深化社会动员体系、做实协同共治体系、建立社会评估体系、扩宽社会学习体系等七大体系提出顶层规划的建议意见。
其中,在建立社会动员体系方面提出建立部门推动社会动员机制、完善社区动员机制、强化基层骨干的思想认同等三个建议,强化党委政府在社会动员中的核心引领,探索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动员的机制。
报告中指出,南海作为经济先发地区,其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居于全国地方前沿。南海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要回应和解决的不仅是南海的问题,也是中国改革过程中的治国理政的大问题。
“总结其实践,提炼其经验,梳理未来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仅恰逢其时,更是迫切需要。接下来,南海的社会治理需要朝向全局化、专业化、体系化做出更进一步探索。”何艳玲表示。
表彰一批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果优秀案例
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向全区推广
在过往近十年的社会治理过程中,南海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四化融合”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优势,在区委的领导下,各部门、镇街和社会力量以创新的方式有效解决社会治理难题,不断“提质扩面”“树立标杆”,培育出楼长制、线上线下居民议事厅、“双联系”引领社康社戒行动等一批优秀项目,形成一批社会治理优秀案例。
为进一步推广近年来南海区社会治理探索实践取得的成果,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向全区推广,将社会治理盆景打造社会治理的靓丽风景线,全面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此次发布会上,还颁发了南海区2021年度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果十大金牌案例”和“最受社会关注案例”。
智能车辆道闸、人脸识别、治安监控……其中,九江镇敦根社区以智感安防小区建设开路,有效减少停车纠纷,带动社区人居、治安环境不断提升。里水镇宏岗村探索建立村到社、社到户、户到人三级党建网格,通过议事协商机制解决集合千亩农田、停车场等治理难题,形成多元力量参与合力。
南海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麦绍强表示,近年来,南海基层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区环境优良,安全稳定保障有力,“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已初步形成,接下来南海区将朝着“和谐共融、有为善治”的方向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持续深化“党建统领”的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以蓬勃活力彰显南海城市竞争力。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陈飞龙 通讯员 陈曾悦
编辑:陈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