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粤韵潮风,见证传统戏曲焕发青春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11-27 12:58

“我是曾小敏,一剧说古今。”风风火火地唱念千古名城的云,行过百转千回的路。

曾小敏海报_副本.jpg

粤剧正青春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海报。

银川、郑州、西安、上海、深圳……粤剧正青春——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团在各地剧院收获了无数掌声。

p2649733369_副本.jpg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在院线放映“出圈”。

这股热潮有迹可循。今年5月上映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未映先火,打破了以往戏曲电影少人问津的困境。排片不多,却在院线放映“出圈”,接连打破戏曲电影票房纪录。上线B站不久火爆全站、弹幕200万+,在豆瓣也得到了超过3万人标记,获得8.1的高分。

《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演唱会》 (7).jpg

粤剧正青春——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剧照。

当巡演来到全国艺术演出最集中也最活跃的上海,这里的年轻观众用最大的热情欢迎了曾小敏的到来,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三场演出的晚上,上海宛平剧院大门外都蹲守着等待“退票捡漏”的戏迷和观望的“黄牛”,场内观众热烈的反应更让台上的艺术家们备受鼓舞。在这一刻,粤剧穿越了语言的阻碍,将演员们和观众们的心联结起来。

广东粤剧院和曾小敏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喝彩,还引发了戏曲从业者们的关注。如何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戏院,热爱戏曲,曾小敏全国巡演的成功不仅给粤剧,也给昆剧、豫剧等传统剧种的传承带来了别样的思路。

迈向未来的粤剧新领军人物

微信图片_20211127113304.jpg

微信图片_20211127113318.jpg

曾小敏是广东粤剧院建院六十多年以来第一位女院长。

曾小敏是广东粤剧院建院六十多年以来第一位女院长。早年她就策划出“周末睇大戏”“名家演出周”等系列活动,为演员们带来更多生存机会和发展空间。这一年,带着一份责任和担当,她继续带领粤剧团跨过长江,迈过黄河中原,各地艺术在激烈的交流中碰撞出璀璨的火花。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戏剧评论家刘景亮肯定了广东粤剧院整个剧团的团队精神,一个剧种需要有标志性的团体,一个团体还需要有标志性、旗帜性的人物。他指出,艺术家们要有这样的胸怀推出这样的人物,这会对剧种的张扬和在社会的接受度起到极大的作用。

近年来,政府也在大力推动各地剧种领军人物举办全国巡演,曾小敏带领的粤剧全国巡演就是广东省宣传部“头雁工程”放飞的“第一雁”。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导演沈斌将这种现象称为“曾小敏现象”——一个剧种推一个人,她要具备什么条件,曾小敏身上就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曾小敏是粤剧在今天走向新时代、展现新面貌的一个领军人物。”在全国巡演的上海站,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荣广润在观演后如此评价。2013年,曾小敏到上海来演粤剧《青春作伴》,让他第一次知道在粤剧年轻演员里有这么一位出色的年轻旦角。亮丽而富有朝气的气质,漂亮的嗓音,都留给荣院长很深的印象。这几年荣广润一直在关注她,从《谯国夫人》再到《红头巾》,他认为曾小敏已经从粤剧青年艺术家代表人物,成长为今天的新一代粤剧艺术代表人物。

思想观念和审美的改变

比起《白蛇传》这一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曾小敏的全国巡演带来的更多是思想观念和年轻审美上的冲击。

《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演唱会》 (4).jpg

《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演唱会》 (2)_副本.jpg

“剧·说”交响演唱会将东方粤剧与西方交响乐结合在一起。

意大利歌剧都能传唱世界,粤剧为什么不能?带着这份信念,上任院长以来,曾小敏就带着剧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在巡演中,曾小敏举办“剧·说”交响演唱会,与各地的交响乐队合作,将东方粤剧与西方交响乐结合在一起。

白蛇单张正面_1.jpg

《白蛇传》并不是令人陌生的故事,曾小敏的创新却让它绽放出新的光彩。一直以来,各地方戏曲基本都以田汉的版本为基础结合当地剧种特点进行改变,但《白蛇传·情》在剧本上,省略了大量叙事情节,以‘情’来贯穿,在创作、表演上做了许多创新发展,这让剧评家刘景亮非常赞赏。

国家一级导演张平也难掩激动的心情,他赞许曾小敏超脱了传统的演法,跨越了行当,花旦、武旦和青衣,大胆的尝试演出了人物,吸引了观众,这一点值得河南戏学习。

6续情.jpg

粤剧《白蛇传·情》探索了粤剧传统戏剧美如何在当代展现这个问题。

粤剧传统戏剧美如何在当代展现?《白蛇传·情》也进行了探索,每一个人物造型、舞台调度,都极具舞台美感,人物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令戏曲同行们赞不绝口。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也谈到,“2004年,曾小敏跟我学戏,人家要学两个月的戏她三天就学会了,还全部改成了广东戏,我就觉得这个孩子好灵。后来,她演《青春作伴》让我惊讶,到粤剧《白蛇传·情》是更大的惊喜”。她表示,现在昆曲、粤剧的观众都年轻化了,都是30岁左右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不但关注主角,还关注舞台上综合的东西,“粤剧《白蛇传·情》《红头巾》都做到了,每一位群演都把自己当成主角去演都有表情的表达,舞台很唯美。粤剧的技巧、进步,让人折服”。

《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演唱会》 (3).jpg

11月29日至12月2日,这场全国巡演将回到广州站,回到粤剧发源的地方,给这场巡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对于粤剧的传承,曾小敏认为自己一直在路上,但现在的她显然更有信心了,“现在借助大湾区经济文化的腾飞,粤剧当然可以更上一个台阶,迎来粤剧发展的新时代”。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郭泳琳  通讯员祝燕彩

编辑:刘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