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政务服务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区级28个政务服务部门1168个事项进驻大厅办理,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30日,南都获悉,今年以来汕尾城区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道路上大踏步向前,致力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得先机,为汕尾市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受审分离”模式打造“亲清”政务新体验。
前台综合受理,统一窗口出件
今年8月,汕尾市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进驻汕尾市市民服务广场二楼城区政务服务专区,区级28个政务服务部门1168个事项进驻大厅办理,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只进“一扇门”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推出无差别“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业务运作模式,不断优化办事流程,以“受审分离”模式打造“亲清”政务新体验。
为了减少预约排队等候时间,政务服务大厅取消划分部门分区域预约办件,不受区域限制,统一在公众号“善美政务”进行线上预约取号,减少群众办事等待时间。办事群众还可通过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对窗口服务进行评价,反馈办事满意度。
市城区1365项依申请政务服务及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了100%网上可办。
强化数据赋能,审批服务再提速
汕尾市城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数据赋能为突破口,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痛点,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建设,推进事项网上可办、全流程网上办,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事项办理时限,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路。
截至目前,市城区1365项依申请政务服务及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了100%网上可办、99.34%全流程网上可办,同比去年全流程网上办比率提升了11.9个百分点;压缩审批时限40132天,审批事项压缩比达96.71%,并依托物流快递、“一网通办”等方式减少群众跑动次数,实现平均跑动0次。为努力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一窗收件、一表填报、一套材料申请、一次办结,减少群众跑动次数、提交材料和办理时间,市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配合市针对企业群众办事生命全周期,梳理了17件个人办事及16件法人办事“一件事”清单。通过流程重构,业务表单优化,大大减少了群众办事提交的材料和办理时间。目前依托汕尾市“一件事”并联审批系统,完成了19个“一件事”实施配置,并开展“开办小超市一件事”主题服务试点。经梳理,“开办小超市”共压缩审批时限13个工作日,减少12个申请材料提交,减少4次跑动次数。
取消或替代取消417个事项证明材料703项。
推进减证便民,事项办理再便利
汕尾市城区依托“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电子证照等成果,大力推进“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通过电子证照核验、部门间协查及告知承诺制,梳理了直接取消或替代取消417个事项证明材料703项,告别“重复证明”“循环证明”。
在“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基础上,市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梳理并完成1048个“免证办”事项的实施配置。截至目前,累计调用电子证照140827次,共签发电子证照1141041张。
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
优化采购流程,市场活力再激活
以实现政府采购活动“两降一提”为目标,以全流程交易电子化为抓手,汕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城区分中心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及省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实现企业投标报名“一网通办”,为投标商在线免费提供采购文件,鼓励采购人取消投标保证金,推行“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取消投标保证金”政策,切实实现“供应商参与门槛降低、投标环节成本降低、政府采购效率提高”。
今年以来,汕尾城区共发布中介服务采购项目633宗,完成选取项目604宗,项目成交金额约7421.95万元。同时,不断加强项目业务和中介服务机构的信用管理,压缩审核时限,第三季度办件时效平均为4.3时/件,居全市各运营机构排名第一,切实推动政府投资项目的中介服务进程,助力汕尾城区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166个政务服务事项延伸到镇(街道)。
基层服务延伸,办事距离再拉近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推动基层群众办事“就近办、一次办”,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按照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市城区不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今年以来,区级29个政务服务部门梳理了166个政务服务事项延伸到镇(街道),同时加强基层服务阵地建设,推进镇(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和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开展“帮代办”服务,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办事“简单事项可办理,复杂事项可代办”。为补齐农村地区政府服务短板,率先在全市完成全区3个镇级政务服务大厅和58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投放工作,实现自助机行政村全覆盖,翻开市城区“政务服务+金融”工作新篇章,大大方便老年群体办事,让群众在家门口便可以办成事。
采写:南都记者 唐建丰 实习生 冯水丽 叶胜堂
编辑:唐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