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谈双碳目标约束下如何构建绿色低碳的未来城市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12-03 23:49

南都讯 “城市规划布局将在全面数字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规模合理的功能模块,形成若干功能模块有机相连的“积木式”发展模式。”12月3日,在广州举办,由中国新闻社指导,中国新闻周刊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中新凯悦传媒集团承办的2021年度活力城市大会上,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以视频方式分享了他对现代城市系统在双谈目标约束下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绿色低碳的未来城市的看法。

2.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png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以视频方式分享了他对现代城市系统在双谈目标约束下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绿色低碳的未来城市的看法。

黄奇帆指出,现代城市大多是面向发展工业经济建设的,不可避免出现高碳排。“已经存在的城市功能规划往往不是按照低碳需要做的,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不合理的布局。”

他认为,未来城市要重点打造可以互联互通的城市功能模块。这些模块要形成独立运作能力,也就是具备模块内提供当地居民所有基本生活、工作需求的能力,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跨模块流动。一座城市就是把这些数字化模块组织起来,实现“积木式”的发展。

在城市能源结构转变方面,黄奇帆认为,现代城市能源结构不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做更彻底的结构性变革,为城市寻找新的低碳、无碳热源。”他分享道,要增加电能在城市能源消耗中的占比,尤其是增加绿电占比。其次,用于供热、制冷的城市新热源技术,如地源热泵技术、低温核供热技术、太阳能供热技术等,将为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他认为,未来低碳的大型城市一定不是私家车为主体的交通模式,而是要建立更环保、低成本的轨道公共交通体系。除了大都市的地铁系统,空中或地面轨道交通占比将会增加。城市路网系统将会通过数字化实现车路协同,大大提升城市交通的流畅性。对于城市间交通,随着高铁路网的完善,城际交通中高铁占比持续增加,高铁货运也将会快速发展,有利于从总体上降低交通产业的碳排放。

“城市建筑工程产业逐渐走向钢结构、装配式,并通过数字化不断降低运营成本。”黄奇帆指出,现代都市的突出特征就是充满了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工程,这些工程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他进一步指出,除了考虑钢结构、装配式以外,城市建筑还要瞄准百年目标,建设高品质建筑工程,从而降低城市建筑工程产业的长期碳排放总量。每一栋建筑自身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大幅度降低建筑自身的能量消耗,打造建筑内部绿色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大型单体建筑的碳中和。

面对现代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高碳排,黄奇帆表示,要继续做结构调整。要在已经形成的城市基础上,通过发展创新型产业进行“围城造产”。每座城市都要立足城市特征、瞄准科技前沿,对自己拥有的基本生产要素、尤其是数据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建设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内外循环,创造大量基于新要素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编辑:代国辉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代国辉4202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