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客家山歌发布,坪山垃圾分类“一周年再出发”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资讯
原创2021-12-06 13:29

12月3日,坪山区垃圾分类“一周年再出发”主题宣传活动在坪山中心广场举行,盘点《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以来的工作亮点,总结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地的“坪山经验”,表彰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

在活动现场,一个快闪视频晒出了坪山这一年来的成绩单: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处置量实现了“三增一减”,可回收物日均分类回收量增长43.74%,有害垃圾日均分类回收量增长19.31%,厨余垃圾日均分类回收量增长113.84%,焚烧其他垃圾的日均处置量下降6.75%。今年上半年,坪山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为46.8%,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较去年9月《条例》实施之初提高了8.5%,初步实现垃圾分类工作阶段性目标。

图片29.png

深圳首支垃圾分类原创山歌  弘扬榜样力量

“清新空气迎面吹,客家山歌唱起来;坪山垃圾分类好,山歌赞颂打啊嗨……”坪山的阿哥李伟华、阿妹林珈羽,现场唱响全市首支垃圾分类主题的客家山歌《坪山文明四季春》,旋律悠扬动听、歌词朗朗上口,韵味悠长,赢得阵阵掌声。这是坪山居民的分类之歌,填词人张伙生说,坪山区是客家人聚居地,因地制宜创作客家山歌,更能把垃圾分类理念传遍大街小巷、传进千家万户。该歌曲还将制作成MV,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理念。

制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影视作品进行多渠道宣传,是坪山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抓手。坪山区结合垃圾分类百分百活动,开展社区书记行走、党员志愿督导一对一精准宣传,制作社区书记代岗视频节目,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将蒲公英志愿讲师、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以及其他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拍摄制作成“微电影”多渠道分发,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榜样力量,动员群众参与,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散播蒲公英“种子” 垃圾分类飞进千家万户

“我随身携带出门五宝——环保碗、环保筷、环保杯、环保手帕、环保袋,践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生活小细节开始。”深圳市垃圾分类大使、坪山区教科院副院长钟焕斌,在微电影里分享了自己垃圾分类的小妙招。作为坪山区蒲公英义工队队长、蒲公英志愿讲师的他,不但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还深入社区传播垃圾分类理念,担当垃圾分类领路人,又创造性地组建深圳市首个学生蒲公英志愿小讲师培训班,通过“小手牵大手”让垃圾分类理念传播得更快更广。

在活动现场,钟焕斌和蒲公英志愿讲师们还带来了深圳首支推广“蒲公英计划”的坪山原创歌曲《飞吧,蒲公英》。现场一起演唱的,还有袁上游、谭喜梅一家四口,他们一家有三个人都加入了蒲公英志愿讲师队伍,为坪山区的垃圾分类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目前,坪山区有81名“蒲公英”大小志愿讲师、108名“光盘行动”环保义工以及375名垃圾分类“巾帼”志愿者。

策划多维度主题活动 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近日在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举办的2021年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征集评选中,坪山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入选第一批(全国共5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名单(全市4个)。依托坪山区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宣传垃圾分类发展历程、分类方法、资源化利用等相关知识,让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

坪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吴仲兵在发言时表示,接下来坪山区将打造绿色怡人、更可持续的生态之城,在区属公园建设不同特色、不同主题的自然教育中心,把公园变成家园,把生态变成生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绿色、低碳、健康蔚然成风,努力擦亮“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生态底色。

采写:南都记者刘诗豪

编辑:李晓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