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再因虚假宣传被罚背后:曾为抄袭道歉,营收增速骤跌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12-08 19:25

12月8日,南都记者获悉,近日,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因销售的长袜盲盒虚假宣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罚款20万元。

南都记者注意到,此前泡泡玛特曾多次因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罚,还曾为抄袭道歉。作为“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会员总数超千万,近年总营收业绩回升,但营收增速骤跌,不及以往。

微信图片_20211208170952.jpg

乱象:曾多次因虚假宣传等被罚,还曾陷入抄袭风波

最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经营的天猫店铺“泡泡玛特旗舰店”,其销售的商品“SKULLPANDA熊喵热潮系列潮流袜个性长袜盲盒”宣传其面料成分为棉97%、氨纶3%,但实际面料成分含量并未达到其宣传标准。

12月8日,南都记者查询后发现,泡泡玛特天猫官方旗舰店中该商品的宣传页面上,已无面料成分的具体比例,仅标注有“面料:棉/氨纶/聚酯纤维”。

微信图片_20211208170957.jpg

南都记者注意到,这并非泡泡玛特首次被罚。

据南都此前报道,2017年8月,因发布商品及服务的相关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虚假广告,泡泡玛特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阳分局处罚款900元。2018年7月,泡泡玛特旗下朝阳第三分公司因经销未经核准注册的商品条码的商品,被北京市朝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处罚款800元。

另外,据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罗湖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信息, 2018年1月,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第二分公司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被处罚款,并被没收违法产品、没收违法所得。

泡泡玛特公司在2018半年报告中回应称,深圳第二分公司销售的“Molly 星座经典系列”等5 种商品是由公司提供原材料、样板,委托第三方生产商生产。由于生产商在出货时在外包装上印刷失误,未在外包装盒上印制产品的执行标准,造成外包装盒上没有执行标准。

泡泡玛特还曾陷入IP新品抄袭的质疑。

2020年2月8日,泡泡玛特AYLA动物时装秀系列新品对外发售。不过,随后有粉丝指出,该产品涉嫌抄袭另一动漫玩具公司DollChatueau(中文名“娃娃城堡”)的产品。2月18日,泡泡玛特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并承认“个别款式设计过程存在问题,和DollChatueau 产品设计相似”。声明称,公司将全渠道下架AYLA动物时装秀系列产品,已售出的则退款并召回。

背后:会员总数超千万,近年营收增速水平骤跌

据悉,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是一家集潮流商品销售、艺术家经纪、衍生品开发与授权、互动娱乐和潮流展会主办于一体的潮流文化娱乐公司,并于同年在北京开设了一家线下零售店。在发展过程中,泡泡玛特基于优质IP形象开发并销售潮流玩具产品,从单纯的渠道商升级为IP运营商。

作为国内盲盒市场的头部企业,其旗下一款名为Molly的娃娃成为最热门的玩偶之一,独家的IP资源使得泡泡玛特从热度正高的盲盒经济中脱颖而出。

在盲盒热潮之下,2017年1月,泡泡玛特成功登陆新三板,公司业绩也一路上涨。2019 年4月,泡泡玛特终止股票挂牌。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开盘后,泡泡玛特的股价就达到77.1港元(约合65.1元人民币),较发行价涨幅超100%,被称为“盲盒第一股”、“潮玩第一股”。

8月27日,泡泡玛特公布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收17.73亿元,同比增长116.8%;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加153.96%。电商渠道2021年上半年整体收入为3.53亿元,同比增长了104.7%。天猫“618”期间,公司总销售额为6143万元,同比增长了94%,在天猫潮流模型玩具行业排名第一。

据披露,泡泡玛特的用户数字化规模也有所扩大。截至2021年6月30日,累计注册会员总数从2020年12月31日的740.0万人增至1141.5万人,新增注册会员401.5万人。2021年上半年会员贡献销售额占比91.8%,会员复购率为49%。

虽然业绩有所回升,但南都记者注意到,泡泡玛特的营收增速还未恢复到此前水平,营收增速水平从2018年、2019年的225.5%、227.2%,在2020年骤跌至49.3%。自8月27日半年报发布后,泡泡玛特股价再次跳水,收盘大跌7.21%。

出品:南都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方诗琪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热点事件公司调查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