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魏凯 通讯员肖乃花 广东将开展大比例尺矿产资源勘查,未来将形成一批可供出让的矿区清单,现有的持证在采矿山也将逐步全部转型成为绿色矿山。12月9日,省自然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省绿色矿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时明确了上述消息。
不久前,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广东省绿色矿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加快组织编制全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布局,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步伐,确保2023年底前全省持证在采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等目标。
对此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余云州也在发布会上解释说,跟周边省份相比,广东省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全省1:50000区域地质调查覆盖率仅为59%,山东、浙江、江苏等省已完成100%覆盖,周边的福建、江西也已经分别达到80%和78%。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面,广东全省覆盖率仅为57%,而福建、海南、浙江已达100%,后续为全面提升基础地质工作,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需要,广东将全面提升基础地质工作覆盖率,预计到2025年1:50000区域地质调查覆盖率可达85%以上,与周边省份覆盖程度持平;同时,实现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全省陆域100%覆盖。
广东省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共发现矿产151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05种,已发现矿产地2988处。矿产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主要有铌钽、锆、油页岩、稀土、钨、锡、银、铅、锌、硫铁矿、高岭土、玻璃用砂、建筑石料等,主要分布在韶关、清远、河源、梅州、肇庆、云浮、茂名、惠州等市。截至2020年底,不含油气和放射性矿产,全省持有效采矿许可证的矿山总数1121个,其中大中型生产规模矿山328个,占比29%。目前全省共建成绿色矿山367个,其中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60个。
针对全省的矿产资源情况,2021到2025年全省将积极推动重点矿种勘查工作。一是实施全省稀土资源调查评价,全面掌握稀土矿尤其是中重稀土矿的分布状况,摸清稀土资源家底,科学评估全省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价值、资源价值和开发潜力,加大重点区评价力度,形成一批可供保护和利用的稀土矿产地清单,为全省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提供稀土资源保障。二是以韶关、梅州、河源、惠州、肇庆、清远、云浮市为重点,聚焦铀、铜、钨、锡、金、铁、萤石等国家战略资源和铅、锌、银、高岭土、石英等省内优势资源,开展大比例尺矿产勘查,提升资源储备能力,形成一批可供出让的矿区清单。
编辑: 魏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