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思埸巩立姣最爱它!还有奥运冠军吃胖了?香港美食种草走起

南方都市报APP • 拌面酱
原创2021-12-10 15:45

我对香港的初印象,还是鱼蛋、粗面、菠萝油。

很多年前,还在读书的时候来过。快乐是因为新鲜,一下子掉进了“美食之都”的漩涡里,左右旋转了几圈,有点神魂颠倒的意思。手机里还存着当时的照片,不舍得删了,内存全然让给美食。

不过那个时候,也是刚离开家出来读书的时候。口袋里自然没几个钱,只觉得香港有吃不完的餐食,但价格也高些。咬牙吃了一百多元一块的蛋糕,和一百多元一碗的拉面,实在令我心疼不已。

至于是不是好吃?回忆起来,作为一个西北人,第一次直愣愣地扑在港式风味上,那种滋味令我有些措手不及。

如今,时隔七年,再到香港,有幸和内地的奥运健儿一路同行。他们也和南都记者分享了属于自己的“香港美食种草记”。

IMG_5885.JPG

刚到香港,和奥运健儿代表团一起,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12月3日,2020东京奥运会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正式抵达香港,开始为期三天的访问。

大家是中午一点半到的,阳光炽热耀眼。结束欢迎仪式之后,辗转到酒店办理入住,正式开始午餐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排队下楼吃自助餐时已感到饥肠辘辘。香港之行,关于“吃”的故事也就正式开始了。

那一餐最为惊艳的是一份香煎鹅肝。具体的菜名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入口时的感受——滑,糯,醇厚,动物的丰富脂肪带给味蕾充足的安全感。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盘子里的鹅肝,金黄色,外焦里嫩,是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

IMG_6450.jpg

酒店的自助餐,藏在牛排、三文鱼和虾仁炒饭里的一块鹅肝。

法式香煎,和广东街头常吃的卤水鹅肝也有很大的不同。

另说,西北人总是很少吃动物内脏的,但我极为喜欢。在广东生活的日子里,一群人聚在潮汕砂锅粥店,热腾腾的生滚白粥,必是要配一份卤水拼盘,或者专点一份卤水鹅肝的。滑嫩是一样的滑嫩,只是广东的卤水鹅肝,总少不了一碟白醋蘸碟,一口下去,酸鲜皆具。

说起在酒店餐厅的餐食,这是2020东京奥运会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汤慕涵的心头爱。由于年龄小又活可爱泼,我们几个记者私下都亲昵地叫她汤妹妹。

“我觉得很好吃啊,我吃了很多~我就是觉得每一顿都好吃,我都爱吃!”

“谢哥(2020东京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三米板、男子三米板冠军 谢思埸)早上看到我的早饭,很震惊地问我说:怎么,你是在吃午饭吗?”

“然后,我就胖啦!现在正在努力减肥中…很好吃,也很胖乎!”

我看着碟子里,软糯的三文鱼刺身,三成熟但不感到血腥味过重的牛排,还有几只晶莹剔透的虾仁,既来之则胖之,既来之则胖之。

tempImageEMrFbQ.gif

香港特区政府的欢迎晚宴,大家一起唱国歌。

当天晚上,我们抵达位于香港湾仔的会议展览中心。按照行程安排,香港特区政府在这里为奥运健儿代表团设置了欢迎晚宴。这趟行程里,晚宴成了必不可少的交流环节。

特首林郑月娥和奥运健儿们一同入场,背景音乐《运动员进行曲》响起来了。这给了我一种儿时开校园运动会的错觉,好像音响的下一句就是“迎面朝我们走来的是五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他们英姿勃发豪情壮志”。再看一眼维多利亚港湾温柔的夜色,瞬间被拉回宴会的现场。

tempImageeE07TX.gif

当天特区政府欢迎晚宴的菜单。

这天,加上前菜和甜点,一共上了十道菜——这是一桌非常典型的港式粤菜。“我觉得,汤是很不错的”,2020东京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三米板、男子三米板冠军谢思埸,说起这趟美食之旅的最爱,第一反应就是汤。

“好像是,羊肚茵菜胆元贝炖鸡汤!”在这个潮汕后生弟的心里,汤是第一要义。“我喜欢喝汤的,这个很鲜。”过了一会,他又把当天晚宴的中英文菜谱,完完整整地找了一份给我。记住了,羊肚茵菜胆元贝炖鸡汤,一款获得了潮汕人认证的汤品。

tempImagekPVhFK.gif

潮汕奥运冠军认证过的羊肚茵菜胆元贝炖鸡汤。

那天印象深刻的,还有一道拼盘。“鸿运乳猪件”“潮莲烧鸭”,这些虽然都是粤菜常客了,但我们几个来自广东的记者还是感到很亲切。

“广东烤鸭美而香,却胜烧鹅说古冈。燕瘦环肥各佳妙,君休偏重便宜坊。”潮莲也做潮连,在广东新会的最南端,据说在此地所售的烧鸭颇受好评,烧腊档未有商号,所以以地名来命名。“潮莲烧鸭”“深井烧鹅”也成为了粤语地区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代表符号。

说起南方的烧鸭,总不免提到北方的烤鸭。同是鸭肉,一烧一烤,果香气很重要。

北方烤鸭常见到“果木烤鸭”的说法,据说是用梨树和苹果树烤,也有用枣树的。南方烧鸭,在烤制过程中多用荔枝木炭、松枝木炭等明火炭烤。荔枝木炭无烟无杂味,据说带有一点天然的荔枝香,吃法也不同。南方烧鸭很简单,直接把鸭子切段,就可以配饭或单独食用。而北京烤鸭的吃法,总是让我有种柴米油盐外的仪式感。

tempImage0rFexM.gif

小巧而精致的拼盘,一口吃回广东滋味。

小时候第一次去北京,心里想着,就要冲着北京烤鸭去了。

北京的冬天,一家三口,挤在小店人堆里的一张桌子角上。卷起袖子,也卷起一张薄饼来,小时候吃不惯京葱,每块鸭肉都要蘸足酱。一不注意,甜面酱就和着鸭油,又从指缝里流了出来。

再试试鸭皮蘸糖。贪心地要蘸光碟子里所有的白砂糖。临了,还要喝一碗加了胡椒的鸭架汤才算完整。一口大锅冒着热气,眼前白茫茫的,门外的雪下个不停,天地也是白茫茫的。这是我印象中北京的冬天,和老狼、郁冬唱的都不一样,也许因为有了饭香。

tempImagejF6X4N.gif

当晚的鱼皮饺和蛋白炒饭,双重满足。

在香港,粤式经典毫无疑问是主角。“肠粉,蛋挞,咖喱鱼蛋……我还喜欢吃叉烧。”2020东京奥运会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姣,心心念念着在香港的早餐。

“对,叉烧,超级喜欢哦!好吃啊,一说我饿了……”巩立姣说起,自己以前在香港康复过一段日子。“嗯,天天吃都吃不腻!”

而除了这些经典的香港美食,此次行程还有一顿特别的收获,就是4日晚上的香港中联办欢迎晚宴。

走进中联办的办公楼宴会厅,《步步高》的民乐合奏就响起来了,大红的中国结高高挂起来了。“哈哈,确实有点回北京过春节的那意思了哈”,有奥运健儿开起玩笑。

确实是回家的感觉。一落座,一人面前已经摆上了一块方方正正的荞麦面包。

看样子,只是普通的餐包而已,很像廉价航班上给乘客发的杂粮小面包。我撕开来,夹了黄油进去,发觉还带着一点烤箱的温热。吃了一口,粗粮面粉的香气,更准确地说是麦子的香气,配合着黄油的香气,大概是还有奶香,它们混合的瞬间就充满了口腔。很久没有在面包里吃出麦子香了。我的第一反应是:想问,还有没有第二块......

这样绝妙的体验让人难忘,一定因为这是一块神奇面包。后来才知道,这是中联办平时自己也会烤制的粗粮包。心里忽然暗暗羡慕起这里的工作人员,上班之余还能有一份舌尖上的满足。

tempImageEK6Mop.gif

都快吃完了,才想起来拍张照的中联办自制面包。

除了神奇面包,当晚最让人难忘的就是主食了。葱油拌面,一口下肚,蒜香直冲着后脑勺去了。这大概是我试过蒜香味最浓重的葱油拌面了。

压轴环节则是一小碗饺子。在菜单的末尾,也手写着“饺子”二字,听说这是当天特别加上的一道主食。

“我觉得,最好吃的,就是饺子!”巩立姣说起最爱的,还是饺子。这个河北姑娘对中联办的这顿饺子夸赞不已,“我觉得饺子真的挺好的,那个馅啊,那个味道啊,我觉得:嗨,还真不赖!”

北京、上海、广州……32人的奥运健儿代表团,横跨大江南北,终于凑齐了这场千里之约。在香港那一晚的餐桌上,一碗饺子一碗面,胃里和心里都踏实了。

tempImageYEA1Ix.gif

香港中联办的餐桌上,一碗饺子,一碗面。

5日是告别的日子,当天中午是港协及奥委会的欢送宴。上午刚结束了一个报道工作,媒体席上的各位人手一台电脑,餐桌秒变办公桌。

由于午宴中间还穿插了一些发言和拍照的环节,因此节奏略慢。大家也等饿了,每上一道菜总是很快就吃光了。最后到了要出发的时候,菜单上的菜都还没上齐。餐厅里有很多年龄偏大的服务人员,很仔细,更不忍催促。

临走前,大家人手端了一碗瑶柱蛋白炒饭,媒体人围站在一起,潦草地扒拉几口,就要匆匆赶路了。也是午宴上一道特别的风景。那些还没尝到的餐后小甜点,就留个念想吧。

IMG_6339.jpg

离开香港的路上。市民们从酒店追到车站,一路挥手告别。

饱食终日,也应该有所用心才是。回广东的路上,我计划着写完这篇关于美食的故事。忽然意外地收到一份来自特首林郑月娥的礼物——香港礼宾府厨师制作的曲奇饼干。

急着打开尝一口,竟然是奶香、甜香还混着一点辣味的曲奇饼干。巧克力香甜,而舌尖上的辣味,又衬托着奶香更加浓郁——这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特别的手信”,它温暖而珍贵。

tempImagevn54d4.gif

伊利沙伯体育馆的奥运健儿大汇演开始前。看到一位白发老者,举起国旗和区旗“同框留念”。

“不过,我倒是没有什么印象很深的好吃的”,2020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黄东萍笑着我和说,“但我有另一个收获哦。”

“之前害怕跟大家有距离感,但是!香港这几天行程下来,运动员们简直是相见恨晚。”

“雯雯啊(2020东京奥运会举重女子87公斤以上级冠军李雯雯)、小猴子啊(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49公斤级冠军侯志慧),还有田径队、赛艇队的朋友…… 结果,我这个打羽毛球的运动员,被他们举重队的人说,腿部力量适合去练举重,哈哈。之前确实没有太多打交道的机会,不怎么能见到面。”

所以,是认识新朋友的过程?我问她。

是“重新”认识朋友的过程。她纠正我。

tempImageOWc6Lr.gif

离开香港的路上。天气晴好,一架飞机飞过天空。

采写:南都记者董晓妍

摄影:南都记者董晓妍 陈艺丹 张驰

编辑:董晓妍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时代精神耀香江 奥运健儿访港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