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占的《星星》、陈建周的《72变》、任萌的《心动不萌》、曹继才的《漂浮的梦》……上百幅经典作品,集合了国内最顶流的潮流艺术家,以年鉴展的形式持续关注潮流艺术家的创作。这是最近2021广州国际高端定制生活方式展览会(简称高定展)的一幕。作为全球首个在高端家居展会中举办的艺术美学展,展览集设计、艺术、潮品潮玩于一室,“艺术美学馆”内设5大潮玩艺术主题展示区,而其中又以国潮版块作为核心。
屈臣旭是此次中国潮流艺术年鉴展的策展人,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他告诉南都记者,这是国内第一个把中国潮流艺术作为主体的展览。他希望借由这个展览促进艺术和品牌的跨界合作,让艺术真正地生活化、大众化。
屈臣旭
需要在第一时间梳理记录发展迅速的国潮文化
布展简单易懂 风格多变 还有艺术家的原创IP
“近一两年的时间,中国的潮流艺术发展得特别迅速,成为与传统水墨、写实绘画、当代艺术、当代水墨并列的第五种艺术形式。”屈臣旭说,今年中国潮流艺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特别需要在第一时间记录和梳理,但以往在潮博会、潮流艺术展上,中国潮流艺术都不处在展览的重心,所以有了这一次的年鉴展。
策展过程中,他注重让每一位艺术家都可以占据一面墙,让他们都能得到重视和关注。另外,展览涵盖许多潮流元素,整体上作品易懂,风格比较清新,色彩明快,有卡通风格、涂鸦风格,还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家都有自己原创的IP。
这对应着他对于潮流艺术的理解。他认为,区别去传统艺术,潮流艺术的表征是简单易懂。在展览现场,他也发现了现场观众都很轻松,基本上没有之前去美术馆看展览皱着眉头的样子,“大家不需要给别人证明自己懂了,因为都可以看得懂,所以大家看得很开心、很轻松、很治愈、很舒服。”
屈臣旭说,这是因为潮流艺术的定义和话语权都和以往的艺术形式相比大有不同,“传播路径和传播逻辑不同,市场基础也不一样”。他认为,以前没有审美自信时,民众会盲目崇拜看不懂的艺术,当有欣赏和收藏需求时,会主动寻找艺术所在的市场即画廊和拍卖行;但现在民众习惯了抖音、小红书、闲鱼这样的大众化的平台,会在大众平台上聊艺术、买艺术,仿佛在对传统的艺术圈说,“我反正不过去了,你自己决定要不要过来”。他表示,这是潮流艺术家和潮流藏家的自信,不再迷信传统的画廊或者拍卖行,而是在自己的地方开辟出来阵地。
屈臣旭认为,另一方面是因为潮流艺术更具包容性,允许多元文化、次元文化进入到更主流的视线中来,这也是很多人一开始了解潮流艺术会简单理解为卡通画的原因。动漫、插画、设计、涂鸦、游戏原画这些大众本来就很喜爱的形式也有人努力朝着艺术家的方向走来。大众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审美,相信自己能够看得懂的艺术,并且用人民币为他们投票盖章。
把潮流文化与家居设计相结合
让设计之美渗透城市
相比于北方,屈臣旭表示,南方对于潮流艺术的市场接受度更高,“大众喜爱度都远超北方,(虽然)湾区这边我来得少,但是能感受到这种差距。今年张占占老师的展览就是从杭州到厦门到杭州,后来到了珠海,现场反馈就特别好”。
广东省家居业联合会轮值主席张传喜是本次大泡泡展的策展人,同时也是高定展、高定俱乐部创始人。张传喜介绍,之所以将艺术和潮流文化展引入家居展,源于随着中国消费升级,消费者们对高品质家居产品和生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这种新消费、新市场的环境下,我们在全球首次推出融入艺术、生活美学、潮流文化的家居展,希望通过展会渠道让艺术和潮流更贴近生活,和我们的家居展这样的一个渠道更广泛的去融合”。
张传喜非常看好潮流文化对未来家具设计行业的引领。潮流文化在中国兴起,短短这几年受到了人们的热捧,尤其备受年轻人和设计师的青睐。潮流文化在中国有着非常广大的市场,年轻艺术家们会推出更好的作品。张传喜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与家居行业相结合,让这些作品能更好地贴近大众、融入生活, 让潮流艺术品赋予更多的生活价值和家居美学意义,让设计之美渗透城市。”
屈臣旭也看好中国潮流艺术的发展,不仅是因为其藏家基础更大,还可以进行品牌跨界,具有更大的衍生产品开发的可能性,“现在一般的潮流艺术家都具有之前明星级的当代艺术家才能享受到的市场待遇和品牌青睐。这些未来在湾区都会有很好的落地。”
在展览期间,屈臣旭也跟一些家居行业、设计行业的从业者聊天讨论,他发现他们的客户,尤其高定的客户越来越年轻,90后的比例越来越大,而这部分客户正是潮流艺术的爱好者,所以重合度很高。
大泡泡展的艺术家已经开始在家具、软装、服装设计等领域有了应用,屈臣旭表示,在明年的大泡泡展,会有更融入式的布展方式把这部分呈现出来。
采写:见习记者 冯家钜
编辑:冯家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