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耵聍堵住耳朵以为自己失聪的百岁老人、刚满四十已绝经的女子、脑梗致瘫半边身的七旬老人……不约而同出现在东莞市“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贵州铜仁义诊活动上,19名来自东莞医疗各个领域的“最美医护”,冒着10摄氏度左右的寒冷为铜仁老百姓送去优质的医疗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东莞今年与铜仁签订《“十四五”时期莞铜东西部协作卫生健康框架协议》的其中一个缩影,目前,东莞32个镇街医疗卫生机构已经与铜仁10个县区38家医疗卫生单位结对。
把优质医疗服务带到百姓“家门口”
一幢幢现代化设计外墙的新楼房,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宽阔柏油路,还有充满孩童欢声笑语的幼儿园,这些都是脱贫攻坚战在距离东莞约1000公里外的贵州铜仁市万山区的成果,原本家住在山上的村民都搬进了城镇。不过,因为青壮年人都外出务工了,留在这座“新城”的多是老小。
今年已经100岁的张伯家里就是这般。张伯虽然已经年过百,平日走路要拄着拐杖,但整个身子骨还算硬朗,闲时自己会出来走动走动,最困扰他的是左边耳朵。12月5日上午,因为一场医疗帮扶活动,张伯遇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门诊五官科护理组长、主任护师香淑媚。
“阿叔,您过来这边我帮您弄,您耳朵里都堵满了。”经过一小段语言“博弈”,香淑媚听懂了张伯那地道贵州话,了解到张伯因为左边耳朵听不清,想让医生看一看,治一治。经过检查之后,张伯其实是耵聍太多,把耳道都堵满了。
香淑媚知道这不是大问题,只要帮张伯把耳朵里的耵聍挖出来就好了。不过,堵在里面的耵聍实在太多太密集,加上张伯年纪大,需要更加小心和耐心处理。
小一会儿,香淑媚从张伯的耳朵里夹出了小石头般大小的耵聍,外界的各种热闹的声音瞬间钻进了张伯的耳朵,张伯脸上笑开了花。“做的事情不算多不算大,但能够帮到这里老百姓,身为医者感到非常满足。”香淑媚说。
实际上,香淑媚和张伯相遇的这场义诊活动是东莞市“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贵州铜仁市医疗帮扶活动,从12月5日一直持续到12月10日,来自东莞市医疗各领域的“最美医护”为铜仁老百姓送去优质的医疗服务。
南都记者了解到,这支“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主要成员是2021年东莞市“最美医生”“最美护士”,六天时间里冒着10摄氏度左右的寒冷,先后来到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 、印江县木黄镇中心卫生院、江口县双江街道兴隆社区窍湾新村等地义诊。
“您平时睡觉怎么样?容易入眠吗?”“您别担心,扎过针的位置会胀,胀就说明好的。”“血压太高啦,平时不要吃这么咸,一定要吃降压药了。”……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黎柱培为百姓“解心结”、东莞市虎门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洁带去中医毫火针为百姓调节身体机能、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罗衬章为百姓检测血压,告知健康管理重要性……
几天下来,“最美医护”共为1000余名群众送医送药,解决病痛,此次义诊带去的药品及耗材价值近13万,义诊后剩余的药品均捐给了当地医疗卫生机构。
作为领队人的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小勇表示,此行东莞“最美医护”为当地老百姓送温暖、送爱心,也把东莞的最美精神延续到贵州红色大地。
进科室学术交流,留下智力支持
此次帮扶活动,东莞市“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还应邀到铜仁市中医医院、铜仁市妇幼保健院、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医院开展交流。
“像这个病人,她的基础病很多,其实我们可以考虑加强手术期的恢复及术后的管理。”12月8日,东莞市“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来到江口县人民医院开展学术交流,此次帮扶活动被铜仁市卫生健康局特邀而来的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主任赵俐,走访了医院的妇科住院部和中医科门诊、住院部,通过病例讨论、查房等与医生们进行学术交流。
“可以感受到他们妇科对与中医携手合作的医院是很强烈的。”通过走访,赵俐发现因为县城人口不多,病源有限,该医院医疗条件与市级省级医院有一定差距,能接诊疑难复杂疾病相对也少。赵俐建议科室立足自身优势,做好定位,妇科可以与中医合作加强围手术期的恢复及术后的管理,可以把生殖内分泌疾病做起来,同时加强提升,逐步突破疑难复杂疾病。
东莞市虎门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洁去江口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及康复科查房后,了解到目前医院医疗设备和人员配备基本符合二甲医院要求,但是,中医治疗项目及特色治疗项目较少,中医高层次人才尚不足。
针对发现的问题,李洁建议大力挖掘及应用本地特色优势中医项目,通过师带徒方式培养中医人才,把中医技术学精,根据当地实际,多举办些中医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宣传中务必做到深入浅出,让老百姓能听得懂,便于操作。
学术交流的精彩当不止于此。在查房的时候,东莞市石排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昏迷促醒中心主任孟兵临时起意在科室办公室对诊“开课”;东莞东华临床医学研究院院长、东莞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苏晓燕开展了持续3个多小时的讲座。
“义诊让老百姓受实惠,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大专家的服务,不少久病、疑难病的患者被指明了就医方向。”铜仁市卫生健康局四级调研员吴敏对此次义诊和专科学术交流表示认可,她认为通过和专家面对面交流,铜仁医护能够更好地得到指导;同时双方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对铜仁卫生今后发展提供更好的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此次医疗帮扶的重要组成,“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出发前还协调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向铜仁市卫生健康局捐赠医疗器材共计780.98万元,包含了17家企业的爱心,产品涵盖核酸分析仪、基因扩增仪、核酸提取仪、自动体外除颤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等等。吴敏称,这些器材帮助很大。
莞铜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进行中
已与38家医疗卫生单位结对
实际上,此行帮扶活动只是东莞与铜仁签订“卫生健康协议”的其中一个缩影。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罗小勇表示,自今年4月东莞市与铜仁市签订《“十四五”时期莞铜东西部协作卫生健康框架协议》以来,市卫生健康局高度重视,按协议务实开展工作,严格落实到位,竭尽所能推进对铜仁的医疗帮扶。
据悉,东莞32个镇街医疗卫生机构已经与铜仁10个县区38家医疗卫生单位结对。其中,东莞市中医院的结对医院是铜仁市中医院,需要对其进行技术帮扶。据悉,随着地方发展需求,铜仁市中医院要从区级中医院升级到地级市中医院,“跳级”对于整个医院架构搭建、理念建设都有着很大的挑战。
黄国彪作为东莞市中医院医务科长到铜仁市中医院挂职业务副院长两年,主要负责支援医院架构搭建,黄国彪表示,在与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做了充分的沟通和调研后,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结合铜仁市中医院的实际情况,对标对表,补充完善相关制度,制定各项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利用目前东莞市中医院三甲管理的经验予以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
此外,东莞市中医院还针对铜仁市中医院薄弱科给予技术骨干支持,比如急诊科,派驻急诊科副主任黄海燕挂职急诊科和ICU主住一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大骨科主任、骨三科科主任卢国樑介绍说,根据铜仁市中医院发展专科特色需求,骨科作为“加餐”帮扶项目。“我们定期派相关专科的技术骨干到医院进行带教,帮助医院实现技术突破。”卢国樑说,下来东莞市中医院骨科还将接收一批铜仁医护过来进修,切实提升当地医疗技术水平。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东莞医疗人才派驻到铜仁医院开展技术带教了。南都记者从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派遣51名医疗人才到铜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技术带教、手术;先后接收铜仁市医务人员55人到东莞进修学习。
其中,正在铜仁挂职,担任铜仁市万山区区委常委、副区的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尹露萍表示,目前,有6名来自东莞的医护人员正在万山进行为期一年的帮扶,东莞专家不但直接上阵治病救人,还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到了万山,相信随着协作的进一步深入,万山的医疗水平一定会更好。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
编辑:黄馨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