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 穗团宣 为进一步提升广州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青年志愿者应急志愿服务水平,加强广州青年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建设。12月11日至12日,2021年专业应急青年志愿者能力培训班在广州市团校举行,培训班内容包括应急救护、防汛防火、消防安全、疫情防控等专题,共计400名青年志愿者报名参与。
此次培训采取理论授课和实践培训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讲师在讲解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后,现场教授志愿者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创伤止血、伤口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心肺复苏技术(胸外心脏按压、打开气道、人工呼吸),气道异物哽塞急救技能、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等技能。针对消防救援,主办方精心组织安排了绳索救援技能、消防器材使用等实战技能实训。针对疫情防控,讲师详细解读了《广州市分级分层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工作预案》,强化防疫志愿者的个人防护知识和岗位职责认识。
本次培训有效普及了应急救护知识和救护技能,提高了青年志愿者在突发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应变能力和应急心理素质,降低了对紧急事件的恐惧感,全面提升青年志愿者的专业应急水平。
志愿者通过实操学习创伤救护技术。 通讯员供图
“这次AED使用技能的培训太赞了!”酷爱运动的志愿者黄梓盛表示,“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有年轻人跑步、打球猝死,而AED堪称心肺急救‘神器’,希望通过我们志愿者的宣传科普,能有更多的市民群众熟练掌握AED的使用技巧,关键时刻能够及时开展必要的救援,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12日下午,由16名优秀专业应急青年志愿者代表组成4支应急志愿服务小分队,分别模拟在火灾及台风洪灾的场景下,对遇到淹溺而呼吸心跳骤停、头部外伤出血、闭合性骨折的伤员进行应急救护演练。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和预案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阮华侨表示“应急救援技能比武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专业应急青年志愿者的实践成果,相信这样一群青年志愿者将会对广州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随后,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相关负责人为广州青年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授旗,宣告广州青年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正式成立。
今年,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组建了两支市级志愿服务队,分别是广州青年防疫应急志愿者储备队和广州青年应急志愿服务总队。
在今年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过程中,由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及社会精干力量组成的广州青年防疫应急志愿者储备队,应需支援各区防疫工作,在各区志愿者力量无法及时供给、调配时,由各区团委提出具体岗位需求,储备队内部发单派任务,下属各分队及志愿者个人及时响应、迅速接单抢单,点对点定向匹配对接,累计上岗超过近1000人次,形成了应急志愿者管理的有效做法和有益经验,助力广州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有序高效开展。
讲师为防疫志愿者讲解个人防护知识。 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今年正式成立的广州青年应急志愿服务总队现有专业应急青年志愿者35名,包括空军、两栖陆战队的退役军人、现任特警、医护人员、自主创业人士、在校学生等,平均年龄37岁,其中45岁以下青年占到 68.6%;志愿者应急救援资质较高,志愿者全部至少拥有一项急救、潜水、山地绳索、救生艇操作等一项资质证书,86%的志愿者拥有至少两项以上专业应急救援证书。本次专业应急青年志愿者能力培训班为广州青年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扩充了后备力量。
据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12月,广州市各区团委组织志愿者在11个区1033个疫苗接种点和核酸检测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累计上岗36.5万人次,服务时长超177.7万小时,储备志愿者超过3.68万人。”其中,市级防疫应急志愿者储备队累计组织志愿者上岗1647人次,服务超0.96万小时,成为各区志愿服务力量的重要补充。
编辑:叶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