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 惠城区与香港实现政务服务“跨境通办”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城发布
原创2021-12-14 18:36

南都讯 记者杨振华 12月14日,惠州市惠城区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和香港分会场惠城(香港)联谊会举行惠城区·香港政务服务单向“跨境通办”线上+线下云启动仪式,并在香港现场打印出全市第一张香港跨境通办营业执照,这是惠州市惠城区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合作新突破的一项重要举措。

微信图片_20211214175821.jpg

解决跨境办事“地跑”“折返跑”等堵点痛点问题

李小姐是香港人,祖籍惠州,近期想在惠城区开办一家科技公司,因疫情两地往返不易,一直没有去办理。刚好得知惠城区和香港开展跨境通办,作为惠城区(香港)联谊会的一员,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李小姐在网上提交材料后,通过部署在联谊会的湾区通办政务服务终端直接在香港现场自助打印营业执照,实现业务跨境通办,解决了两头跑的办事难题。

惠城区副区长颜明光介绍,此次政务服务单向“跨境通办”业务开通,是惠城区作为全市“跨境通办”试点工作的一次大胆尝试,标志着惠港两地深度融合取得新突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掀开新篇章。惠州市与香港毗邻,居住在香港的惠城籍乡亲众多,加之交通便利,越来越多的港资企业在惠城区扩大投资。日益兴盛的经贸往来和人才往来对惠城区的政务服务质效提出了新要求。

此次惠州市惠城区·惠城区(香港)联谊会政务服务“跨境通办”的启动是惠城区为解决跨境办事“两地跑”“折返跑”等堵点痛点问题的重要举措。今后,居港乡贤、企业可以通过设置在惠城区(香港)联谊会的线下专窗、自助终端,或是通过线上广东政务服务网、“粤智助”平台、“粤省事”“粤商通”“惠服务U”小程序等渠道进行惠城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社保业务、涉税业务等事项申报,涉及发改局、民政局、社保局、税务局等16个部门,实现线下窗口204项、线上全程网办49项、自助终端166项业务“跨境通办”(例如南粤扶残助学工程助学金申请、残疾人证的新办、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企业职工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等)。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跨境通办”这一打破空间界限的数据通道,将有效缓解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境办事的不便,降低出(入)关的办事成本,为惠港两地企业投资和市民生活提供了又一便捷、高效、可靠的办事渠道。

微信图片_20211214175806.jpg

明年上半年逐步实现香港单向“跨境通办”事项的全市覆盖

随着数字政府建设和“放管服”改革的不断纵深发展,网上办、移动办、自助办、集成办、智能办等办事方式已成为新常态,“数据跑”已逐步代替“群众跑”。近年来,惠州市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融合办理也不断持续深化开展,目前,惠州市已与省内外20个地市签订“跨省(市)通办”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实现354个事项“跨省通办”、1146个事项“跨城通办”。并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八个大湾区城市组成政务服务“湾区通办联盟”,真正突破政务服务事项属地办理局限,深度推动政务服务融深融湾、高速高效。

惠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黄武华介绍,随着惠城区·香港政务服务单向“跨境通办”改革试点的正式启动,惠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在细致开展惠城区·香港政务服务单向“跨境通办”改革试点工作的同时,积极总结经验,在明年上半年逐步推动整合其余县(区)的政务服务事项向香港单向“跨境通办”网点的汇聚,实现香港单向“跨境通办”事项的全市覆盖。

在目前香港单向“跨境通办”的基础上,惠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围绕企业群众实际需求,依托信息化手段打造更加丰富完善的应用场景,推动两地政务服务互联互通,探索实现香港·惠州两地政务服务可“双向通办”,通过释放更多政务服务改革红利,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政务服务营商环境,让企业和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是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便民利民的有效手段,惠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进一步深化“跨域通办”工作的研究分析,取长补短,不断拓展“跨域通办”合作的范围和内容(进一步覆盖全省所有地级市及需求较多的外省地市)、创新“跨域通办”合作模式(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无缝连接办事),从而加强政务服务的资源利用、业务整合和多方联动,使政务服务“跨域通办”真正成为惠州市政务服务的优质品牌。

编辑:杨振华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