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东莞市虎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成立一周年。通过搭建平台、开展志愿服务、举办市民讲堂等一大批活动,打造出“相约木棉树下”市民讲堂、讲好“虎门故事”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三大品牌活动,推进文明创建的同时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
建立起“一四八阵地”+“五大服务平台”
2020 年12月17日,虎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成立。经过一年的建设,目前该中心已建立起一套文明实践阵地体系和“五大服务平台”。线下方面,已构建“一四八”阵地。
“一”是以虎门图书馆为主体,整合执信公园和太平手袋厂陈列馆片区的历史人文资源和便捷的基础设施,全力打造虎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四”是在大宁、路东、龙眼、赤岗社区建成 4 个社区实践站。
“八”是在虎门医院旧址、影像虎门艺术中心、威远公园等 8 个具有历史底蕴、充满文化气息、方便群众参与的场所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线上方面,推出了“虎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具有活动发布、预报名、“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新时代文明实践学习库等功能,为群众开展线上学习、参加活动、参与互动等提供便利。
与此同时,该中心还有效整合理论宣讲与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服务资源,构建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服务 、体 育 服 务 等“ 五 大 服 务 平台”,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宣讲虎门本土人文历史、丰富活跃文体活动、大力弘扬时代新风等五大实践内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建设
虎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后,迅速着手筹建志愿服务队伍,这项工作也得到了镇委镇政府大力支持,并建立了以镇委书记为总队长、镇班子领导为成员的志愿服务总队,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倡导志愿服务。
截至目前,虎门全镇已建立 185 个志愿服务分站(队),注册志愿者57429 名,其中镇在职党员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参与率达到 86%,人均服务时数达到 23小时。这些志愿者主要在大型临时疫苗接种点、空巢老人家、虎门高铁站、雷锋岗等地点,以及增殖放流、平安建设、普法宣传等活动中开展服务。
比如,在大型疫苗接种点,今年已组织 620人次为市民提供服务;在关爱空巢老人方面,每月至少组织志愿者探访他们一次;在高铁站,今年已累计开展102场为旅客服务活动;在雷锋岗,今年已有 2000人次参与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活动等。
打造独具虎门特色的三大品牌活动
经过一年的努力,目前虎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打造“相约木棉树下”市民讲堂、讲好“虎门故事”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三大品牌活动。这些活动接地气,深受市民喜爱,反响热烈。
其中,“相约木棉树下”市民讲堂今年以来已举办13场,讲授内容包括人文历史、养生保健、安全普法等;讲好“虎门故事”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 150 场,其内容与党史学习教育相互融合,推动了党的理论、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27场,课程内容包括养花艺术、手工制作装饰品等,让市民掌握了相关知识、提升了素养,也极大地丰富了精神生活。
除此之外,该中心还鼓励各部门、单位和社区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各部门、单位联合企业、中小学、医院、物业小区等举办宣讲、义诊、教育、文体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 1300 多场,有近 60000人次参加;各社区举办文明实践活动 583 场,有 20000 多人次参加。
虎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中心将有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的建设,持续打造具有虎门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完善部门、社区志愿服务统筹工作,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进一步满足虎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发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作用。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莫晓东 通讯员梁馨尹
编辑:莫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