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见证百年风华的外国政要和学者:会有更多人讲述真实中国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12-23 09:1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6月起,南都、N视频推出了“百年风华·外国政要学者访谈录”系列报道,全球连线多位国际友人,讲述他们与中国共产党交往的故事,以及他们所见证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

作为10名“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之一的美国学者罗伯特·库恩、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日中友好协会顾问西园寺一晃等受访者,充分肯定了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不可分,并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他们看来,所具备的一系列卓越品质:创新、自信、谦虚、组织力强、服务于民和始终初心不改等。

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交织。“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近日,澳大利亚前资深外交官布鲁斯·黑格等受访者在接受南都记者回访时均表示,对这句话高度认同。

微信图片_20211215181801.jpg

缘起:“从到达中国的那一刻起,我就被迷住了”

6月起,南方都市报、N视频推出了“百年风华·外国政要学者访谈录”系列报道,受访者来自比利时、希腊、巴基斯坦、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这组报道引发广泛了关注和积极反响。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等知名人士、美国学者罗伯特·库恩等受访者、巴基斯坦驻广州总领事馆等国际机构在海外平台广泛点赞、转发。

10名受访者都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

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帕特里克·奈斯有一位中国妻子,他已在中国生活二十余年,还在昆明经营农场事业;英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克里·布朗曾到访中国100多次,著有20多本关于中国的著作;年近八旬的法国学者、作家、时政评论家马克西姆·维瓦斯曾于2016年、2018年两赴中国新疆考察,以亲历与实证描写了繁荣稳定的真实新疆;日中友好协会顾问西园寺一晃在1958年读初三时就随家人来到中国,并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1080x1796_60dd8a59ce673.jpg

“从到达中国的那一刻起,我就被迷住了。我从中国人身上看到一种新鲜的、天然的热情,他们渴望学、渴望改善生活。”获得“中国改革友谊奖章”的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曾在专访中告诉南都记者,过去三十多年,他曾200多次来华出差、调研。他长期关注、研究中国的发展,并通过出版书籍和制作纪录片等,向世界讲述一个全面、真实的中国。

1080x1796_60dd8a5aeb92b.jpg

多位受访者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自己所见证的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如果让我形容中国这一百年来的成就,我要用‘卓越’‘伟大’这些最美好的词。”波兰前副总理、著名经济学家格泽戈日·科沃德科这样概括。

800x1331_60e1ecd903743.png

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帕特里克·奈斯在上海生活多年,亲眼见证浦东从荒凉之地变成摩天大楼林立的现代新区;巴基斯坦前外交国务秘书塔米娜·詹朱亚则看到,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纳米技术等尖端技术的研发地;波兰前副总理格泽戈日·科沃德科从教育者的角度,发现了中国的年轻人思想越来越进步,对知识越来越渴求。

成就:“中国共产党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带领中国腾飞”

多位受访者认为,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与共产党领导密不可分。

1080x1796_60dd8a5a27204.jpg

日中友好协会顾问西园寺一晃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广泛传播的歌词,来形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重要性。澳大利亚前资深外交官布鲁斯·黑格,将中国共产党比喻为蕴含中国生命力的土壤,他说,“中国共产党必定经历过无数次艰辛和创伤,依然始终保持着坚毅的力量和对人民的忠诚,才把中国带到了今天的位置。”

1080x1796_60dd8a5abfae2.jpg

“我认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贡献,是服务于占比全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值得被尊重。”英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克里·布朗曾向南都记者表示。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认为,中国共产党将消除贫困等国计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纵观世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波兰前副总理、著名经济学家格泽戈日·科沃德科指出,中国共产党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带领中国腾飞。

疫情当前,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帕特里克·奈斯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防疫措施“堪称典范”。“很多国家难以像中国一样强有力地快速控制疫情,这也让很多西方国家的人民很羡慕中国。”

近日,在接受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回访时,罗伯特·库恩再次表示,中国成功遏制新冠疫情与其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有着共通的底层逻辑。“根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多年来,罗伯特·库恩深入思考是什么带来了中国的发展奇迹。在他眼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诸多优势,比如,它鼓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视专家及公众的意见等等。

“当然,所有的政治制度都有权衡和取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罗伯特·库恩说。

未来:“中国应该对自身显著成就感到自豪和自信”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近日,澳大利亚前资深外交官布鲁斯·黑格等受访者在接受南都记者回访时均表示,对这句话高度认同。

1080x1796_60dd8a5a8e083.jpg

在罗伯特·库恩的眼中,中国共产党在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和个人福祉上,肩负了更大的责任。他指出,中国应该对自身突出的成就感到自豪和自信。

1080x1796_60dd8a5a5bd16.jpg

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相信,中国到2049年一定能实现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日中友好协会顾问西园寺一晃认为,如果中国能保持当前的发展态势,20年后中国将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和讲述真实的中国,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中国的好。”波兰前副总理格泽戈日·科沃德科说道。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专题主笔:南都记者 余毅菁

回访采写:南都记者 吴佳灵 余毅菁 见习记者 翁安琪 实生 曾汉

设计:尹洁琳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共同的回忆·回顾2021
百年风华·外国政要学者访谈录
南都即时的2021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