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隆都话等5个濒危方言调研正进行!预计明年夏季验收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12-22 18:22

12月22日,南都记者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获悉,目前,广东省有5个调查点正同时进行濒危方言调研,其中包括南都、N视频“走读岭南方言”专题此前关注的中山隆都话。该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严修鸿教授告诉南都记者,2022年1月,专家组将对这5个项目进行中期检查,预计在明年夏季进行项目验收工作。

都此前持续报道岭南地区畲话、吉兆海话、隆都话等濒危方言的保存、传承情况,得到国内多名汉语方言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广东濒危方言的调研也在持续进行中。

12月22日,严修鸿向南都记者介绍,这5个调研方向包括台山赤溪镇的客家话,英德望埠镇等地的附城话,河源泥金村的闽南方言,肇庆四会的三峡移民西南官话,以及中山沙溪镇的隆都话。

其中,台山赤溪客家话方言岛是清广东粤西土客通过土地置换的联和方式,单独成立的一个客家方言区域,这门方言的留存情况,对客家方言的流徙变化具有特殊意义。

英德市郊区的望埠镇、英城镇、大站镇、横石塘乡等地分布着4万多使用附城话的居民。附城话又叫“鸡屎话”,是粤客混合方言,其使用及传承也出现了濒危的情况。

肇庆四会除了通行的粤语、客家话,河西村委西合村还有27户人家约百来号人讲着重庆巫山方言,属西南官话。他们是三峡移民,在20年前从重庆市巫山县迁徙至西合村,村民至今还操着重庆巫山方言。在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甘于恩及四会教育局相关人士的协助下,目前,该方言项目已完成了语料的摄录工作。

方言学者、汕头大学文学院讲师张坚在中山沙溪的隆都话语料采集工作也告一段落。南都此前报道,这门流行于广东中山沙溪、大涌两镇的闽方言即使受到了周边粤语的强烈冲击,至今依然保留着闽语的核心特征。目前,他也在对这些语料进行注音和整理。

南都记者了解到,2022年1月,专家组将对这5个项目进行中期检查,预计在明年夏季进行项目验收工作。

采写:南都记者 黄小殷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走读岭南方言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