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获悉,生态环境部开展全国2021年美丽河湖评选,深圳茅洲河作为广东省唯一推荐案例入选。据了解,2021年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公众投票从即日起开始,参与者可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投票。
茅洲河是深莞界河,流域面积388平方公里,干流长31.3公里,流经深圳市光明区、宝安区和东莞市长安镇,汇入珠江口。受长期以来的经济、人口爆发式增长和环保基础设施滞后、环境管理薄弱等因素影响,茅洲河污染负荷远超环境承载力,全流域水质长期劣于V类,氨氮、总磷甚至超过V类标准10多倍,成为珠三角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深圳这座靓丽城市的“一道疤”,对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东莞两市以茅洲河治理为契机,“水、产、城”一体联动,将茅洲河治水和产业治理、城市升级融合在一起。
经过近5年的综合整治,茅洲河全流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流域内44条黑臭水体、304个小微黑臭水体已于2019年全面消除黑臭。流域内深圳侧已完成近125公里的河道景观提升修复,建成湿地公园5座,昔日的“黑臭河”变成“景观河”。
经过全方位综合整治,茅洲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共和村国控断面氨氮由2015年的23.3毫克/升下降至2020年的1.15毫克/升,实现从重度黑臭到地表水Ⅳ类的跨越。渚清沙白、水草丰美,白鹭翔集成为茅洲河今天的写照,消失多年的当地螺、蓝尾虾、黑鱼和彩色蜻蜓重回茅洲河,国家濒危植物野生水蕨被首次发现,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43%。
停办多年的龙舟赛重新开赛,外迁26年的深圳船艇队终于“回家”,沿河生态长廊人流如织,小区居民自发挂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条幅。茅洲河不仅治出了秀水美景,更治出了百姓口碑。
据了解,茅洲河流域治理是深圳坚决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运用“全流域统筹”“大兵团包干”“全要素管控”等治水新模式,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有效破解了城市重污染河流治理难题,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茅洲河治理经验做法可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重污染河流综合整治提供示范和借鉴。
采写:南都记者刘诗豪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