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河南、四川、河北、山西等地遭遇暴雨袭击。突如其来的汛情面前,退伍军人杨俊魁从隧道水流中逆行连救五人, 车主李永胜地下车库被水围困72小时后获救,志愿者救助暴雨下的听障人群,广东的救援队驰援河南山西等地排涝等感人事迹被一一记录。
南方都市报、N视频“直击2021多地防汛抢险”系列报道见证了这些瞬间,并采访专家解读极端暴雨形成原因,探讨暴雨下的文物古建保护问题。
时隔半年,南都记者再度来到暴雨侵袭过的地方。郑州的泡水车修理还在继续,有救人者偶尔被乘客认出,还有人经历过这一遭后向南都记者感叹,“好好活着,比啥都强。”洪水消退,生活还在继续。
记忆
被救出最初的一个月,河南人李永胜常梦回到那个车库:眼前是急速上升的水位,两米开外是负一层楼梯,直通楼上。抓住了,他就能回到地面;游不过去,就命悬一线。
今年7月20日,特大暴雨袭击河南郑州。金水区金城小区负一层地下车库出口紧邻主干道,一条物业的挪车通知在该大厦不少业主手机中弹出。停车场出口已被防汛沙袋挡住,挪车也无法驶出小区。在19楼经商的李永胜起先没在意,直到物业再次通知,他决定下楼看看。
“水位到小腿。”12月,时隔半年再回想起当时刚抵达负一层车库的情形,李永胜告诉南都记者,“走了二三十米去找车,水蹭蹭往上。”他准备回撤时,两三分钟,脚已挨不到地。“楼梯口在我对面两米的距离,隔着一个车道。”
往楼梯口奋力扑去的他,还是被倒灌的急流冲走了。
水越过防洪挡板涌入车库内。“被水冲了40多米,绕着弯,后来我爬到通风管道上,水位当时距屋顶30厘米。有10多秒的时间,我都在测水位,如果还上升就没戏了,后来水位停在那。手机也进水,我当时觉得,马上就会有人来抽水。”
除了打火机的微光,满眼漆黑中,李永胜感知白天和夜晚的唯一办法是水温,“晚上水温相对凉一些。”
李永胜在车库艰难求生的这个下午,城北惠济区开修车店的崔海南,骑电动车到幼儿园接女儿,“车基本快漂起来”,然后他蹚水走到天河路,帮助朋友夫妻二人从车内离开。
路上汪洋一片,他看了眼天色,“非常黄”。
暴雨造成了郑州的“大动脉”京广路隧道严重积水,大量车辆被淹,被困隧道口的网约车司机杨俊魁果断弃车逃离。作为退伍军人的他,利用在部队训练过的救援技能,在积水中一趟一趟把5名求救者送上安全地带。他曾向南都记者表示,危险面前本来就要互相帮助,“能帮一分钟是一分钟,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往前赶一秒是一秒”。
复原
据郑州市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根据报险情况,“7.20”特大暴雨造成郑州市约40万辆车泡水。
在400平米的店内,找崔海南维修的车辆一度急剧增多。“车主要等物业将地库里的水抽完后,才能让我们过去拖车。”他最常遇到一类棘手情况:地库出口限高,拖车运载底盘高的SUV无法运出,最后他和同事找来皮卡清障车,架起车辆拽至车库门口,再运走。
泡水车从市内各个车库角落被运到这里。不少车身表面有着残留的淤泥痕迹,驾驶台积有大量的灰尘,发动机几乎被污泥所覆盖,车内散落着被水浸过的零钱、玩具。
“先晾干,再把座椅等内饰拆光,浸水严重的,发动机及车门也要整体拆除。”崔海南劝车主尽量不看泡水车维修,“都拆完了,(车主)看了肯定心痛。”
他和店里3个伙计从早上干至晚10点,周末无休,还招了临时工。他还记得,广东的修车队水灾后赶到河南义务帮助车主修车,自己忙得四脚朝天,没能见到这些同行,但他“心里敬佩”。
直到五个月后,崔海南的店内还有4台在特大暴雨中遭遇的泡水车待修。
进入12月,一台整车被浸泡的路虎揽胜,辗转了几家维修店都没搞定,最后同行送到崔海南店内,“再试最后一次。”
维修泡水车,修理工需要像“外科医生”一样拆开、排查,把电路控制调试好,再把功能配件重新组装。裸露的电路像人的毛细血管般错综复杂。这些步骤中,又以电路故障维修难度最高。“零件外观一样,但内在电脑程序不同。比如空调原本触屏一下吹面部,安错了,可能变成吹头部。”崔海南告诉南都记者。
有一段时间,他梦里都在修车,“天天在想,还可能是什么问题没排查出来。”
被困地下车库的三天,李永胜尽量睡觉。他左手抓着通风管道上的钢筋,右手用附近的一根小木棍从房顶的钢筋斜插到通风管道上,一半身体依靠木棍。渴了就用手舀水。
李永胜说,或许因为自己看过求生类的自传、电影,“当时有一种信念:我肯定没事,(被救出)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李永胜的妻子朱女士一直在奔走督促物业抽水,寻找救援队,大马力的抽水泵到场后,车库内的水位开始明显下降。
“水位下降后,透了一点光进来,我看到光后开始呼救,被路过的人听到。”因为全身大面积溃烂,李永胜被救出后在重症监护室待了5天,随后转到普通病房。
期望
“两眼会不知不觉会噙泪花儿。”时隔半年,当初在郑州京广路隧道口湍急的积水中,救起多名溺水者的杨俊魁,路过这条隧道仍感慨万千。
杨俊魁是周口人,退伍后到郑州,一待就是22年。作为网约车司机,如今他照常每天5点出车,晚上7点收车,一个月能跑近六百单。鲜少有乘客认出他就是“郑州暴雨中连救五人的司机”。
只有一次例外。特大暴雨发生两个月后,一位女乘客一上车就认出他,通过交谈确定了他的身份,“之前看过您的报道,今天能打到您的车,特别激动。”
救人改变了他对生活的态度,“这件好人好事像一个标准印在我脑子里,我可能对自己要求会变高,遇到烦心事、着急的事儿,开始愿意沉下心好好(思考)工作了。”
面对周而复始的生活,杨俊魁感到知足,“人生短暂,这场暴雨让大家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更重视和家人、朋友的相处。 ”
暴雨中被救助的几个人,曾向杨俊魁表示感谢并留了联系方式,但他再未去打扰他们的生活。救人的事已经过去,他想要回归平淡的生活。谈到新年计划,杨俊魁说,希望大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不再有疫情,好好挣钱,过个好年。”
泡水的路虎揽胜送到崔海南店里第五天,有了重生的“曙光”。
在对100多个模块控制电路逐一排查后,这台黑色路虎引擎能启动了。崔海南很有成就感,这位车主两台新车在暴雨中都被淹了,正着急没车用。“车主再打电话来,我说能打着了。接下来把其他功能都试好了送回去,对方很高兴。”
崔海南和杨俊魁有着相似的感叹,“人生苦短,太多意外。现在我生活观念变了,及时行乐吧。”这个理着光头的汉子表示,“新年希望疫情赶快消散,生活能越来越好。”
刚被救出来那段时间,李永胜常做噩梦“回到”地下车库。回家休养两个月后,他终于能下床走动,喟叹道,“好好活着,比啥都强。”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南都记者 黄驰波 杨苓妍 实习生 陆嘉仪
设计:尹洁琳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都即时的2021
直击2021多地防汛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