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已近尾声;2022,在向我们招手。
这一年,南都民生帮办坚守本位、砥砺初心,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年,我们步履不停、奔赴在途,对每一件群众关心的事情、每一处群众着急的痛处,“跑腿”“代步”毫不惜力,力促问题解决,做群众的贴心人、为群众办暖心事。这一年,我们深度参与城市基层治理,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媒体视角、贡献媒体智慧,围绕治理重点难点堵点,与多部门形成治理合力,推动协同共治,攥指成拳。以下就是2021年南都民生帮办十大共治现场。
无障碍平台不好用?“记者帮”联合多方现场会诊
2021年1月,南都报道市民反映广州越秀区东风东路新建天桥无障碍平台不好用一事后,广州市人民检察院、越秀区人民检察院、南方都市报联合发起“关注无障碍设施建设”现场调研。市交通运输局、市残联、平台建设单位等多个部门单位代表、市政协委员及残障人士代表联合南都记者对无障碍平台使用情况进行多方“会诊”。经过解剖麻雀,各方代表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探讨推进广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督导工作的设想,建设单位表态将进行整改工作。
“记者帮”与多方代表在现场调研“会诊”。
让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多部门形成共识
南都持续关注广州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多次报道市内问题无障碍设施,促其优化。2021年5月,南都组织“让无障碍设施‘无障碍’,我们还能做什么?”民生实事协同共治论坛,邀请广州市交通、城管、住建等多个职能部门代表以及检察机关代表、社会团体专家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民代表共同为广州市无障碍环境发展建言献策。各方达成四点共识,由南都现场递交至市残疾人联合会,被吸收入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中。
南都民生实事协同共治论坛上,多方达成共识。
南都+检察促进隐患井盖整改 获最高检点赞
2021年2月,南都记者联合花都区职能部门、检察部门,针对区内隐患井盖问题,打出“检+媒+职能部门”的治理重拳。先是联合走访查找路面井盖现状,刊发报道监督问题整改;随后携手花都区公益诉讼检察官、花都区城管局回访,并举行座谈会共同探讨井盖设施管理的难题、总结治理经验。在南都关注后,花都区城管局一一对接各井盖权属单位负责人,组建超百人“花都区井盖设施管理群”,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花都区井盖设施管理实施方案,完善协调机制,落实相关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小井盖,大安全:要给群众脚踏实地的安全感》一文,广州市、区两级检察机关联合南方都市报开展的“小井盖,大民生”公益诉讼行动成效作为典型案例获得最高检点赞。
花都区检察院检察官与南都记者走访途中。
检媒合力,共治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监管难
2021年1月,南都报道广州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有人在部分储备用地倾倒大量建筑垃圾。黄埔区人民检察院迅速跟进,启动检察公益诉讼调查程序,积极协同相关职能部门推动南都报道问题的整治,辖地龙湖街道办将违法线索上报、约谈涉事建筑公司并立案查处、协同地块管理单位清理建筑垃圾,该地建筑垃圾迅速被清空,并设置岗亭监管,建立长效机制。
南都“记者帮”与检察官在现场调查。
储备用地变垃圾堆,南都+黄埔检察果断出手
2021年2月,南都报道广州黄埔区枫下村内政府储备用地隐蔽处出现大量垃圾,其中多为建筑垃圾。报道后,黄埔区人民检察院介入调查,通过履行公益诉讼职能,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加快对涉案地块的清理力度,持续加大对非法倾倒建筑废弃物、垃圾的打击力度。
多方合力治理,绊人铁轨变身便民通道
2020年12月,南都报道广州天河区华景公安宿舍旁一条铁路轨道水泥突被铲除致行人通行时频频跌跤。该铁路属军用设施,改造涉及军队、地方多个职能部门以及铁路企业。记者将线索移送至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后,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广州军事检察院与广州铁路运输检察分院联合向天河区政府制发行政公益诉讼前的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护路联防责任。在检媒合力监督下,天河区政府敲定整改方案并出资委托专业施工单位进行路面施工,计划在2022年1月15日前完工。
南都记者与检察机关、属地政府等共同在现场调研。
对症电动车飞线充电,南都联手应急管理部门实地调研
2021年10月起,南都推出广州电动自行车停放系列调查报道,其中关于花都区多个村社电动车“飞线充电”现象引发关注。报道后,2021年12月,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詹少卿带队到花都区督导检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情况,邀请南都记者同行调研。目前,报道中的村社均已根据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不同的模式建设和推广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詹少卿带队到花都区督导检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并邀请南都记者同行,联手走访报道中的四个村社。
南都+南沙检察联手出动,调查电动车安全治理
2021年11月,南都报道电动自行车改装乱象后,南都记者受邀与南沙区检察院联合开展区内电动自行车安全专项调查行动,组成“记者+检察干警+司法警察”调查小组。调查范围覆盖8个镇街,共走访电动自行车销售点30家、住宅区17个、商业区10个,发现电动车非法改装及停放、充电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下一步,南沙检察部门将根据调查情况持续开展电动车安全隐患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
居民反映河涌污染,“记者帮”联合区水务局现场排查
2021年10月,南都报道广州南沙区金洲涌西段被排入大量污水,导致河涌黑臭,居民反映强烈。报道后,南沙区水务局工作人员联合南都记者现场排查污水源头。南沙区水务局现场表态,为改善金洲涌水环境,南沙区已启动并推进金洲涌综合整治攻坚行动,下阶段将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大雨中,南沙区水务局工作人员联合南都记者现场排查污水源头。
小区人工湖发臭,南都联手多方“治好”水质
2021年1月,南都报道广州番禺区雅居乐花园人工湖因藻类植物繁殖导致发白腥臭,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报道获多方重视,相关部门紧急反应。2021年2月,南村镇邀请南都记者、小区居民代表、物业管理方、河长办工作人员共同走访现场,水质出现明显好转。同时,南村镇政府联合职能部门部署了下阶段整改计划,多部门将持续对人工湖周边管道开展整治。
南都记者联合南村镇政府工作人员、小区居民代表、物业管理方、河长办工作人员共同走访治理后的人工湖。(业主代表广雅摄影艺术协会刘忠礼 摄)
统筹:南都记者李陵玻 李欣 陈杰生
采写:南都记者杨婷 黎玉莹 张思琦 魏志鑫 廖艳萍 马辉
编辑:李欣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周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