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人大常委会 :持续监督建成全省首个畲族文化传承馆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1-12-27 14:10

    走进博罗县横河镇嶂背耀伟畲族小学,畲语教学、畲族元素文化墙、畲族特色舞台,浓浓的畲“味”扑面而来。全省首个畲族文化传承馆便设在该校内,目前,部分功能室已投入使用,畲族历史文化展示厅、多功能报告厅、法制大讲堂、档案室等功能室正在完善馆内功能区设计。

   据介绍, 畲族是我国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曾是广东东部最大的族群,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畲族文化却面临着日渐式微的窘境。为此,惠州市人大代表、嶂背耀伟畲族小学雷金球连续三年在市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建设惠州市畲族文化传承馆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进行跟踪督办,并安排250万元代表建议办理资金用于畲族文化传承馆建设。

   对此, 惠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针对畲族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不同角度切入,持续开展监督,推动畲族传统文化在惠州得到有效传承。

  “畲族文化传承馆对于挖掘保护传承畲族文化,推动民族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雷金球说,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督办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畲族文化传承馆已建成,科普室、畲族音乐舞蹈室已投入使用,相关功能室正在完善设计方案。待全部功能完善后,将挂牌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实践基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畲族语言文化文献中心、全国高校语言学学生实习基地、暨南大学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实践基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实践基地。

 【相关阅读】

重点跟踪督办民生热点难点建议议案

   惠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华侨外事民族宗教旅游和涉港澳台方面工作,为推动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惠州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强化监督,加强调研,对《宗教事务条例》《旅游法》《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滨海旅游交通、港澳台侨资侨属企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意见,了解情况,推动相关问题解决。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跟踪督办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的建议》《关于建设惠州市畲族文化传承馆的建议》等9件建议,使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资金655万元,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惠州市人大常委会侨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履职尽责,真抓实干,担当作为,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新时代人大华侨外事民族宗教旅游和涉台港澳的各项工作,切实担负起新时代人大工作新使命。

采写:南都记者蔡雯   通讯员蔡其勇

编辑:蔡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2年惠州市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