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后代:他们说将继续为心灵相通搭桥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12-28 09:44

百年砥砺,大道不孤。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向一切同中国人民友好相处,关心和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各国人民和朋友,致以衷心的谢意!”

今年8月起,南都、N视频推出“寻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后代”系列报道,听他们讲述亲人与中国共产党的友好交往故事,以及他们眼中的今日中国。通过这一组专访,受访者们深情回忆了亲人与中国共产党友好交往的故事,并以他们的所见所闻,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时至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方的外孙女渡边满子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回访时表示,“我衷心希望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尤其是能在艺术文化领域取得更加深入的交流。”

微信图片_20211215181825.jpg

寻访:9位国际友人的后代深情回忆友好往事

在这组专题报道中,受访者包括美国记者斯诺夫妇的后代亚当·福斯特,中英关系“破冰者”杰克·佩里之子、“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斯蒂芬·佩里,“洋八路”汉斯·米勒之子米德华等9位国际友人后代。

他们深情回忆了亲人与中国共产党友好交往的故事,并以他们的所见所闻,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微信图片_20211217154002.jpg

亚当·福斯特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回顾了埃德加·斯诺与其第一任妻子海伦·福斯特·斯诺,用纪实作品第一次向世界全面、真实地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一个“红色中国”的故事。“我的姑祖母在世时,就一直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她一早就知道,中国终有一天会取得今天的成就。”

微信图片_20211217154027.jpg

米德华则告诉南都记者:“我的父亲很早就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真正为民的政党,这是他一生坚定追随中国共产党的原因。”1994年,“洋八路”汉斯·米勒医生去世前反复叮嘱妻子:“永远不要离开中国。”27年过去了,他的妻子中村京子和儿子米德华一家始终遵循他的心愿,一直居住在北京一处小四合院里。

微信图片_20211217154021.jpg

“在中日建交之初的那个年代,外祖父已经看出,中国在未来三四十年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外孙女渡边满子也在专访中向南都记者提到,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大平正芳毕生的政治夙愿。她说,“外祖父谈及最尊敬的人时,常说到毛主席。如今中国领导人在团结、领导大国发展方面的胆识也令人钦佩。中国共产党不断通过在地方治理中所取得的经验,优化发展出一套适用于本国的治理之路,为中国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系列报道在南方+客户端、N视频客户端、南方都市报客户端得到了立体传播,引发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多个微博话题的阅读总量超1200万,获得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内的多位大V转载。在海外平台得到了多位中国驻外使领馆官员的关注和点赞,以及海外网友的超万次互动。

致信:斯诺等人亲属祝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据新华社报道,9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斯诺、马海德、艾黎、爱泼斯坦等国际友人的亲属,向那些曾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宝贵贡献的国际友人致以深切缅怀。

习近平在信中指出,20世纪上半叶,斯诺、马海德、白求恩、柯棣华、艾黎、爱泼斯坦等一大批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我们始终铭记他们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的宝贵贡献和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

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不负时代召唤,不负人民期待,不负国际友人信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领导中国人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不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你们亲人当年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习近平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希望你们以亲人为榜样,为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近日,斯诺、马海德、艾黎、爱泼斯坦、米勒、柯鲁克、郑律成、李莎、傅莱、魏璐诗、叶华、陈必娣等国际友人的16位亲属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表示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之际共同缅怀抗战先烈,为其亲人们当年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结伴同行感到骄傲和自豪,并表示愿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指引下,传承和发扬新时代国际主义精神,为增进中外人民友谊、支持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南都、N视频“寻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后代”专题中的受访者,就包括斯诺、米勒、柯鲁克等国际友人的后代。

微信图片_20211217154051.jpg

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人伊莎白·柯鲁克之子柯马凯向南都、N视频记者谈起家族与中国的深厚缘分时,精神抖擞、滔滔不绝。他说,“能够见证并参与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建设发展伟大征程,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再访:“希望为两国人民的心灵相通搭桥造路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先辈的影响下,这些国际友人的后代至今仍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动向,有人已接过前人的接力棒,为各自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再续佳话。

亚当·福斯特曾在专访中向南都记者介绍,在了解斯诺夫妇的事迹后,他深受触动,建立了一个以海伦·福斯特·斯诺命名的基金会,以继承她的事业,架起一座促进中美沟通的桥梁。

9月15日,“第十九届斯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该研讨会每隔两年分别在北京和埃德加·斯诺的故乡、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轮流举行,旨在为中美民间交流对话搭建平台。亚当·福斯特在会上发言时表示,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将具体从文化、教育、商业和民间对话等方面着手,继续海伦的事业,促进中美两国的相互尊重与合作。

微信图片_20211217154033.jpg

对于中国的全球贡献与发展成就,受访者们不吝给出高度肯定。

今年10月,斯蒂芬·佩里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今世界需要联合国这样的全球治理机构,来解决世界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而中国也支持联合国更好发挥这样的全球治理作用。“所以在过去10年中,我们看到中国关于世界的观点正逐步被人们了解。”

斯蒂芬·佩里尤其提及了中国一直倡导并切身践行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认为,中国团结人民、发展人民的经验值得世界学。在专访中他也曾向南都记者表示,“中国共产党在短短100年的时间里,完成其他国家需要三四百年才能完成的事业,且其中没有一件是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每一步都印证着,只有以人民为中心、倾听人民的声音,才能创造出巨大的发展奇迹。”

近日,渡边满子再次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也是日本明仁天皇访华30周年,她衷心希望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尤其是能在艺术文化领域取得更加深入的交流。

渡边满子目前是日中电影节实施委员会副委员长,致力于从事以电影为主的中日交流活动。在8月的专访中,她曾告诉南都记者,她的外祖父曾为中日友好倾注的热情与努力,是不断支持她的源动力。“民间文化交流乃是中日两国人民积淀友谊的关键,我希望从艺术文化领域出发,为两国人民的心灵相通搭桥造路。”

在渡边满子看来,电影不仅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可以直达人心的艺术形式。此次,她向南都记者透露,近期她参与策划的一部中日合拍的电影《隐元禅师》已经选定演员阵容,进入开拍前的最后筹备阶段,她十分期待这部电影能够早日与两国观众见面。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专题主笔:南都记者 余毅菁

回访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翁安琪

设计:尹洁琳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寻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后代
南都即时的2021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