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结束了,部分省市近日也发布了成绩公布时间,如黑龙江省、河南省、上海市将在2022年2月21日陆续公布总分成绩,预计其他省市基本都会在2月末公布,广大考生可以好好过个年啦。
南都记者留意到,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457万人,比前一年增加80万人,涨幅达21.2%。据中国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12月26日发布《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从近年数据来看,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比2019年增加了51万人,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36万人。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2015-2022年,7年平均增长15.8%。其中,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显示,今年全省研究生考试应考26.3万人,比上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30%;实考21.3万人,参考率81%,略高于去年。
近年来考研人数持续上升,为何考研热度只增不减?这些考研人有何特点呢?
考研热度只增不减,就业压力仍为主要因素
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持续增长,考研热度只增不减,就业压力仍为主要因素。
南都记者从《报告》显示,近六成的考生因为就业压力大,想增强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考研,近五成考生是为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加强文化素养。留恋校园生活以及想在学术上深造的考生占比分别超过30%。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通过对考生的调查发现,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超过四成的考生认为就业有一定难度,对找到理想工作信心不足。33%的考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有信心找到理想的工作。22%的考生则表示担忧,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担心找不到工作。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此外,近些年来高学历毕业生逐渐增多,就业竞争加剧,用人单位对从业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据教育部12月28日新闻发布会消息,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情况。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目前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另外,《报告》显示,我国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者比例稳步上升。2007年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学历人数占比为0.2%,之后占比不断上升。到2019年,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学历占比达到1.1%。也就是说每100名就业者中就有1名拥有研究生学历。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
哪些专业热度大?人文社科竞争激烈
那么今年哪些专业热度比较大呢?从不同学校来看,据《报告》显示,在深圳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应用心理、心理学、新闻与传播、计算机技术等成为网报人数排前四的专业,均突破千人。而智能制造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理工科专业报考不足百人,差异较大。从报考计划比来看,工商管理(学术学位)、心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理论、新闻与传播等专业报考计划比值均超过40。但临床医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等报考计划比值不足10,差异明显。杭州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各专业差异较大。数据显示,应用心理专业报考851人,而物理学专业仅有51人报考。
值得留意的是,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所工科高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工商管理专业报考1147人位居第一,会计与法律(非法学)报考人数也均超过了400人,高居第五与第六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电子信息专业报考2723人位居第一,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及工程管理专业报考人数也均超过了1000人。也就是说,即使在偏理工科的高校,人文社科领域专业的考研竞争仍然激烈。
专业硕士报考规模超过学术硕士
南都记者还发现,越来越多的考生青睐专硕型研究生。报考2022年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普遍超过学术硕士,是研考报考的一个显著特点。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调查,近83%的考生愿意报考专业型硕士。
具体来看,《报告》显示,2022年报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达到12146人,其中专业学位考生7787人,在总报考人数中占比64%。
数据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网
2022年报考西安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为5115人,专业学位报考人数3691人,占比为72%。
数据来源:西安财经大学官网
2022年报考兰州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达5852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3953人,占比达到68%。
数据来源:兰州交通大学官网
而在招生方面,《报告》显示,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专硕招生人数增长明显。从2011年的15.8万增长到2020年的60.2万,专硕招生人数增长近4倍。2017年起,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并持续高速增长。
数据来源:教育部
考生对于专硕的青睐,一方面是专硕的认可度有所改变,另一方面也与在相关政策的推动有关。据教育部官网2020年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通知中指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支持学位授予单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可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南都记者还留意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21年5月曾发布通报:自2022年开始,该学院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此前也宣布,2021年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对研究生培养结构进行调整,取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项目招生,增扩博士研究生项目招生。
资料来源: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官网、北京大学官网等
采写:南都记者 李芷琪
编辑:李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