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过山车般的2020年,回暖的外贸业在2021年迎来新变化和新机遇。一方面,疫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物流掣肘、汇率变动等,为供给端各方带来挑战。另一方面,疫情催化下,消费者大规模转移线上,数字化外贸优势凸显,中国外贸企业迎来出海窗口期。
商务部2021年11月发布的《“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即指出,“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之一是要加快贸易发展新业态,促进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并要求发挥跨境电商优势,有效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打造数字化外贸供应链,为企业出海、产品出海、品牌出海提供便利,推动生产、服务、营销、业态模式等创新。
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的代表商家,分别从他们怎么拉高行业标准、开辟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探索外贸生意之外更多社会价值的维度,去发现这些外贸新势力代表,都沉淀出哪些发现未来外贸趋势的新办法。
这些商家代表着全球新形势下,高质量出海商家如何打破常规,持续创造长期社会价值的年度十大外贸人。年末之际,笔者走访了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国际站总经理张阔,回望过去一年,梳理中国外贸业新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同时,透过十大外贸人出海的故事,洞察中国出海企业如何在不确定性中长出新办法和新能力。
高质量出海 中国制造货值倍增
进入2021年,全球疫情起伏不定,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得益于全球经济有所回暖、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外贸稳增长政策等,我国外贸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速。据海关数据,前三季度货物贸易出口15.55万亿元,增长22.7%。相比2019年,增长24.5%。
高增长背后,海外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度不断增强,中国供给在全球范围内的结构性地位进一步提升。对比去年,外贸行业今年呈现出哪些新变化?张阔告诉笔者,数字化出海进程加快是一大变化。目前,数字化出海处于两位数左右的渗透水平,未来将占到一半,甚至八成商家通过数字化方式链接全球。
跨境出海的暴发离不开中国制造高质量的供给。从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他提到,今年出口商品的货值倍增,海运、空运每公斤的货值分别同比增长超50%和100%,意味着商品本身的价值、附加值高于去年。这说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产品的核心价值不再是低成本,科技含量、服务、品牌、设计等方面的附加值吸引海外买家买单。
此外,随着全球各地陆续复工复产,机械、家装建材、3C、服装、宠物等品类增长迅猛。阿里巴巴国际站数据显示,今年9月的“全球采购节”为例,交易量最大的行业如家居园艺、机械、消费电子、服饰行业,同比去年交易量均有超过两成的增幅。尤其是服饰行业,交易量同比去年上升了42%。
值得注意的是,据张阔介绍,智能穿戴设备、新能源领域的绿色储能设备等品类同样出现高增长,且部分中国制造商自主创新的单品增速达四位数。“这些都是中国高质量供给的代表,也是今年中国制造的商品货值倍增的最有力例证。”
挖掘优质商家 表彰长期主义者
从宏观来看,今年,中国在全球供给体系中的地位出现结构性提升,高货值商品走俏,外贸企业在应对成本上升时取得更大的议价权。从供给端来看,这离不开一批优质的中国制造商。他们在所属行业或跨境电商沉淀多年,不追逐短期流量、红利,选择做长期主义者,持续创造社会长期价值,代表着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批长期主义者也是第二届阿里巴巴国际站外贸新势力大奖筛选的目标人群。据了解,为发现和鼓励更多敢于打破常规、创新发展的外贸新新力量,国际站去年面向外贸中小企业家发起年度十大外贸人奖项。今年,该奖项关注坚持高质量出海,遇到困难找到新办法长出新能力、遇到瓶颈找到新出路、遇到断头路快速转换赛道的外贸人。
“什么形式能代表中国高质量出海的未来?海外买家愿为什么样的中国商品买单?这是我们今年关注的重点。”张阔表示,今年更加多元化、丰富。既有硅谷博士也有准00后“企二代”和18线小村庄的村支书。他们是外贸行业中平凡的一员,也是中国商业的缩影,更是中国经济无时差向外延伸的极佳实践。
据张阔介绍,按照上述维度可划分出不同类型商家。第一类为创新型,产品科技含量高。硅谷回国的博士章燕深耕空气净化器设备行业11年,出海后,凭借过硬的技术,产品被日本8000多家医院采用作为空气消毒解决方案;另一类为洞察型,靠差异化产品出圈。70后的谷国明是地毯厂厂长也是村支书,针对美国用户抱怨宠物垫“气味大”“容易勾爪子”痛点,研发的新品已卖出7200多万件;第三类为品牌出海。上海凤凰自行车的出口量爆单,今年上半年营收近1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九成。
对此,张阔介绍了阿里国际站根据每个企业的区别,总结的出海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供应链出海能力的打造,包括生产供应链和流通供应链,这是就是支撑中国2.5万亿美金出口的能力;
第二步,验证企业的产品能力在一个区域能够成功,无论是B2C,还是找到当地的渠道的代理模式,这一步对于企业理解客户和产品设计研发有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针对特定市场深耕运营;
第三步,建设对于当地市场的客户心智,深耕一个区域市场的渠道密度,包括线上和线下。
此外,绿色制造将是中国未来出海的一大增量。除了与新能源相关的商品、储能设备,全球对于绿色清洁能源的使用、生产制造流程零污染等,倒逼中国产业链绿色升级,走向绿色制造。
助力中小企业降低出海门槛
全球贸易当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影响着中小企业的信心。他们普遍关注如何在全球汇率波动较大时快速落袋为安,货运紧张情况下按时交货,以及向海外买家展示自己的实力并快速获客。
阿里国际站正推动传统外贸向数字化转型,帮助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张阔提到,为了更好地助力商家,阿里国际站一直通过数字创新,推动数字履约服务体系的探索和转型。“以前,资金流、物流等服务较大的一个问题是很分散,缺乏标准化产品,我们希望提供标准化产品,让卖家做外贸像做内贸一样简单。”
据了解,资金流方面,国际站数字化跨境支付结算覆盖26个主流币种,实现在线秒级汇兑、全程资金链路透明可追溯、全球收汇可视化;数字化跨境物流,标准快件300多个城市上门取件,推出每周5班中美包机,3-10个工作日送达;大宗货运,海运覆盖28个主要港口、1300多个海外卸货港,在跨境物流市场费用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为中小企业提供“下单锁价”、“保舱保柜”、“甩柜必赔”等确定性的物流服务。
此外,依托一整套数字外贸交易解决方案,国际站推出短视频、跨境直播,VR实景看厂等数字化的远程营销模式。以直播为例,去年开创跨境B2B直播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直播举办超过30多万场。
据了解,过去5年,国际站每年线上日均活跃买家复合年增长率达51%,日均支付买家复合年增长率更是高达110%,实收商品交易总额(GMV)复合年增长率达83%,增长态势在疫情之下愈发强劲。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是“外贸创新发展年”,商务部提出下一步将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推进对外贸易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加快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张阔表示,从供应链、品牌、商品创新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出海模式发生较大变化。作为平台方,在国家政策红利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希望通过深入对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数字化实践,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服务贸易体系,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从中受益,更从容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文/黄培
推广
编辑:任国庆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湾企出海
2021年度外贸新势力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