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方都市报主办的“2021责任中国年度盛典”主题论坛上,成都姑娘何瑜娟作为助农代表发言,分享自己与阿坝州结缘后,通过新电商卖农货的故事。几年时间里,她扎根藏区,让阿坝州的农特产卖向全国更多地方,还带动了当地人增收、就业。
阿娟是典型的川渝美人长相,在骨子里,她也有着川渝姑娘的能干和要强。阿娟从在世界各地旅行的国际导游,到穿上藏族服饰、为当地农货吆喝的农村主播。她生活的村子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工作,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做电商卖农货,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来到这里旅行……阿娟不仅改变了她自己,也和更多人一起改变了小金县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
阿娟在“2021责任中国年度盛典”上分享带货故事。南都记者 马强摄
“没有乡土情怀当不好农村主播”
阿娟本名何瑜娟,曾经是一名国际导游。2017年,在遇到现在的爱人后,阿娟决定跟他回到他的村庄,定居到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
家在成都的阿娟是一个时髦光鲜的城市姑娘,彼时她一身大牌,在这个当初还是贫困县的地方,显得格格不入,但是阿娟却在村子里找到了久违的宁静和轻松。当时短视频平台刚刚兴起,阿娟试着在抖音上传了一些记录当地生活的视频,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吸引了7万粉丝,“四姑娘山是我们小金县的标志风景。那里海拔6000多米的山峰积雪终年不化,湖泊澄碧,牦牛在草场撒欢。这些乡村特色美景,我都用短视频记录了下来。”
阿娟视频里的蜂蜜、苹果、牦牛肉等当地农产品也吸引了粉丝的注意,不少人留言希望阿娟能够代购,阿娟也看到了其中的机会。阿娟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辞职全力做农村电商。
此后,阿娟开始和丈夫开着小面包车,周转在各个村子之间收购农产品。但做农村电商并没有那么容易,阿娟在农产品的标准化上花费了许多心力。当地的苹果过去从来都是按斤卖,阿娟收上来后却要按个卖,将苹果按不同的大小进行分类,这在当地人看来完全无法理解;收购花椒之后,为了保证品质,阿娟还需要雇人对花椒甩籽,以至于人工的费用比收购的费用还要高;还有新鲜牦牛肉的运输,经过好几次尝试,阿娟才发现把肉割成2.5斤一块包装,塑封后加冰袋,再加一个保温盒,这样效果最好。
但在阿娟看来,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天灾”。每到夏天,一旦发生泥石流,公路被堵,农产品的运输就会成问题,“夏天公路被堵,我们就要翻山越岭花三倍的价格把苹果运出去,成本就上涨了不少”。
对于这些困难,阿娟感叹,“在农村做主播一定是要对乡土有情怀,遇到问题才能坚持下来。”
阿娟也实实在在帮当地解决了一些困难。2020年疫情发生时,水果商迟迟不来收购,果农找到阿娟请求帮助。于是乡政府出面,把村委活动室拿出来做场地,将苹果集中收到一块,节约了挨家挨户收货的时间和运输成本,“在收购时,这个村的人负责摘果子,另一个村的村民对果子进行封装,交叉作业,果子品控特别好。最终,一个多月里,她在抖音电商直播卖出了200多吨苹果,这几乎是一个乡全乡的产量。”
在“山货上头条”助农支持下,阿娟一年能在线上卖几十万单农特产。四川的高原土豆、梨膏、牦牛肉、苦荞茶……都上架了她的线上小店。
外来姑娘成为“全村的希望”
“我是我们全村的希望。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阿娟向南都记者感叹,她从2017年时村民眼里的“怪人”,到现在已经担负起了让全村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
阿娟折腾的电商带货,切切实实提高了当地的收入。阿娟在电商卖货上雇了十几个当地员工,月收入从三千元到六千元不等,这远高于当地村民原来种地的收入。
不少原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回到了家乡。在阿娟团队工作的返乡青年,就有七八个,“我们这个村以前是没有人来的,以前也看不到年轻人,所有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村上白天几乎没什么人。现在我们村上特别热闹,每天都有几十个游客。年轻人也回来了,充满了活力”。
除了自己做主播外,阿娟还开始做起免费的农村主播培训,她的目标是“家家有主播,村村有网红”。5天的课程里,除了短视频、直播技术外,还会传授怎么搭建直播间、如何做手续资质申办、产品品控等等。阿娟的学员里,除了四川本地学员,甚至还有从西藏、青海等地慕名而来的。
到现在,阿娟的农村主播免费培训已经办了10多期,培养了368名带货主播。阿坝州13个县,小金县的电商带货从业者,比例是最高的,“现在村民们意识到了行行出状元,做直播带货也能过上好日子”。
从扎根在乡村开始,阿娟也亲眼见证了村子里基础设施越来越好。2017年阿娟刚来的时候,村子里连打电话都很困难。但到了现在,随着网络的覆盖,短短几年间,阿娟已经可以坐在家里直播带货。阿娟还在期待着,将来把业务做得更大、更好,“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和硬件配套设施的跟进,现在我们村都有个小基站了。”
“那么多人都跟着我干,我肩负的责任也很大”。面对压力和责任,阿娟决心要做得更好,成为表率,“我要做出成绩,让更多人看到我,才能改变当地的环境”。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编辑:甄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共同富裕,关注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