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莫郅骅 2021年12月30日上午7时,夜色褪去,天已放亮。广州市番禺食品公司石基(现为“石碁”)屠宰场,屠宰场员工李汉彪如同往常一样,熟练地清点着生猪的数量——100多头活蹦乱跳的生猪正被送进待宰栏。这是他在石基屠宰场清点的最后一批生猪。
12月31日,这个屠宰点就要被正式关停。这是广州市番禺区食品有限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关停的最后两个规划外定点屠宰场之一,另一个在番禺区化龙镇。未来,番禺区将仅保留大石4A屠宰场这一定点屠宰点——《广州市生猪屠宰场布局和建设工作方案》规划的全市5家标准化生猪定点屠宰场之一。
广州市番禺石基(现为“石碁”)屠宰场于2021年12月31日正式关停。
“接下来,石碁场的员工会统一转到大石工作。那里的条件好很多。”谈起未来的去向,李汉彪言语中有些不舍,又带着更多期许。
番禺区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猪肉供应点之一。近年来,番禺区积极深化生猪屠宰产业转型升级。李汉彪职业道路的变化,称得上是番禺区生猪屠宰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缩影。
从国有到民营,定点屠宰史已有24年
番禺生猪屠宰产业历史悠久。
“番禺最早的屠宰企业‘番禺县食品公司’成立于1955年,主营猪、禽、蛋、牛等副食品的供应及上调出口业务。”番禺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叶明兴介绍,囿于当时生产资料缺乏,广东全省生猪产业实施统购统销政策,番禺的屠宰产能亦非常有限。
早期简陋的生猪屠宰间。
改革开放为番禺屠宰产业注入生机活力。1985年,广东省生猪统销统购政策放开,生猪屠宰从国营食品公司独家经营逐步变成多种经济主体多渠道经营。忽如一夜春风来,番禺小屠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随之而来的是肉类市场流通秩序混乱、环境污染严重、税收流失等问题。
1996年,国务院提出生猪经营要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完税、分散经营”的方针。原番禺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于1997年6月颁发了《番禺市牲畜定点屠宰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当年10月1日开始全(番禺)市实行“一镇一场”定点屠宰,是华南地区最早实施定点屠宰的县市之一。从那时起,番禺食品集团公司正式承担起全(番禺)市生猪供应的重担。
磨刀不误砍柴工。2001年,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广州市番禺食品有限公司改制,从原来的国有企业变为民营企业。叶明兴介绍,自实施定点屠宰以来,番禺食品公司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对属下共计22个定点屠宰场进行建设和机械化升级改造。得益于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制度,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定点屠宰政策大大保障了猪肉食品安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赞扬,也带动番禺食品公司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叶明兴说。
单班屠宰约9000头,效率居全省之首
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肉品需求,并更好地落实环保政策。2013年1月,广州市屠宰管理部门对全市屠宰场定点资格进行了审核和重新规划,把全市牲畜屠宰场整合至23家。同年8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广州市牲畜定点屠宰规划选址意见》,确定大石4A屠宰场选址。
大石4A屠宰场占地约60亩,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一期投资3亿元,配备有4条国内先进的现代化生产线。
广州市番禺食品有限公司大石4A屠宰场鸟瞰图。
生猪定点屠宰场布局和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保障肉品质量安全的基础。番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生猪定点屠宰场布局和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据了解,自大石4A屠宰场项目启动到建成投产期间,番禺区委区政府共计召开了48次工作协调会,其中分管区领导主持召开会议14次,解决了用地报批、挂牌出让、项目用水用电等一系列问题,推动项目顺利于2019年12月底竣工投产。
记者在大石4A屠宰场现场看到,4条生产线同时开工之下,屠宰效率极高。屠宰工人根据指引,快速完成喷淋烫毛、修理开腔、打毛劈半、取杂等工序。 “这是广州目前最先进的屠宰劈半机器臂,只需10秒便能劈开一头300斤重的生猪。”相关负责人指着劈半机器臂说道。
屠宰车间工人操作往复式劈半锯进行分猪。
番禺食品有限公司大石4A屠宰场总经理麦焜桦表示,自2019年年底建成投产以来,大石4A屠宰场运行平稳,目前日均屠宰量稳定在9000头左右,位居全省首位。
屠宰端是生猪产业最接近消费者的一环,屠宰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猪肉安全。为了守好屠宰检疫关,大石4A屠宰场采取多项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确保市民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据介绍,大石4A屠宰场的生猪屠宰检疫共设置9个屠宰检疫岗位,其中,生猪屠宰前3个岗位,生猪屠宰后6个岗位。经检疫检验后,不合格的生猪和生猪产品作无害化处理。合格的,在酮体上加盖检疫验讫印章,出具动物检验合格证,屠宰场出具肉品检验合格证明,凭证出场。
驻场兽医按规进行屠宰检疫。
驻场兽医按规进行屠宰检疫。
同时,大石屠宰场严格执行违禁药物检测和非洲猪瘟检测,按照全覆盖、批批检的原则进行宰前抽检,达到同栏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生猪检测全覆盖。另外,屠宰场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每头生猪的来源和肉品销售去向均有明晰的记录并上传官方系统。
2019年,广州对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场布局作进一步优化,按照“严格控制总量、合理优化布局、推进企业升级建设”的要求,全市生猪屠宰场减至5家。据介绍,本次按上级政策统一关停规划外生猪屠宰场,进一步提高了产业集中度,促进番禺区屠宰行业向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一体化、品牌化方向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了屠宰行业水平和肉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延伸屠宰产业链,赋能大湾区食品供应
据了解,目前大石4A屠宰场二期工程正在按计划建设中,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完工。二期工程建成后,大石4A屠宰场将成为广州市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标准化、规模化、一体化生猪肉品加工及交易中心。产品供应将覆盖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为广大市民供应优质、安全、放心的生猪肉品。
而除了屠宰业务外,广州市番禺食品有限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创立“禺山”牌腊味。经过多年经营,“禺山”牌腊味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获得良好口碑,获得了“广州十大手信”等荣誉称号,并入选番禺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未来,番禺区将以番禺食品有限公司大石4A屠宰场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屠宰产业升级转型,贯通产销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的生猪产品。
素材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莫郅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