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发力,树起优化营商环境广东标杆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2-01-01 23:44

2021年,广东省发展改革委首次组织对21个地市正式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广州、深圳为全省标杆。此前,《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广州、深圳作为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首批城市。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力如何,关键在于其市场活动能否更加便利、公平、具有可预期性,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改革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着力,使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通过改革得到充分释放。

市场活动最活跃的地方既是最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也是最适宜探索改革经验,率先建立更高水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高地。广州、深圳地处沿海,又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贸活动尤其活跃,与外资接触尤其密切,某种程度上,优化营商环境是两座城市发展之本,活力之源。

广深有着优化营商环境的动力和需要,但两市实际情况和既有条件存在差异,这种不同决定了广深开展的营商环境改革不可以是也绝不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也可以各自精彩。

在广州,营商环境改革进程有着互联网产品迭代般的“版本型号”,如今,广州营商环境改革方案已经迈入了5.0时代。1.0改革强调“简政放权”,2.0改革聚焦“指标突破”,3.0改革实施“流程再造”,4.0改革强调与前序改革前后衔接、纵深推进,重在以“绣花功夫”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5.0时代,以“激发活力”为主线,为企业创新发展松绑减负——广州探索推出“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电水气热网一次办”“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登记‘五个一’办理”“十一税综合申报”等创新举措。而在智能化方面,广州聚焦数据赋能,“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的“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一网统管、全城统管”的“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已经成为广州持续改革营商环境的名片。

在深圳,营商环境改革被列为全市“一号改革工程”,以“服务企业、企业至上”一条理念贯彻到底。注重呵护市场主体的深圳是法治化的,深圳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在科技创新、个人破产、反不正当竞争方面出台了多部具有引领性意义的法规。注重呵护市场主体的深圳是数字化的,这向来是深圳的长项,深圳提出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市民三位一体的数字深圳,“一网通办”“掌上办”“全城办”“指尖办”,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注重呵护市场主体的深圳是激励创新的,深圳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促进城市创新创业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广深方案的具体路径不同,但核心思路相同: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改革好不好,用户最清楚,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明白。在谈到广州的营商环境时,日本食品企业明治雪糕(广州)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铃木隆雄如是说:“近3年公司销售额增长了2倍,我们非常看好和感谢广州一直以来良好的营商环境、开放的氛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在广州的投资。”

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到《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优化营商环境已经越来越成为深化改革的重点命题,是连接市场主体与经济运行的中间点,营商环境好,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运行才能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于广深来说,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为了自身更具发展活力与竞争力,更是为了在探索中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全国营商环境建设作出重要示范。在这个角度上,优化营商环境为大城市所需,为大时代所要。

优化营商环境的“广东品牌”已经形成,也必将在未来越发闪亮。

编辑:张子庆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优化营商环境 广东在行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