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10的36年:率先设立反电诈中心,创新公益寻人项目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2-01-08 12:37

1986年1月10日,广州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创立110报警服务台,至2022年1月10日已经开通36年。1月7日,广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广州市公安局通报2021年以来110接处警工作情况。

据了解,近年来,广州110在全国率先设立反电信诈骗中心,先后与12345政府服务热线、12348广东法律服务网、12355广州青少年宫等平台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创新设立自助移车、公益寻人等工作项目。2021年,广州110建立“网络安全110”机制,广州110年接警量达562万起,同比上升8.75%。

广州案件类警情持续下降

2021年,广州公安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深化街面巡逻防控体系建设,推动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全力织密社会面动态巡控网,开展网格化覆盖叠加式巡逻、公安武警联勤巡逻勤务,做到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不断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增强震慑力、管控力。强化联勤指挥机制建设,实行集中接警、分类调度、协同指挥、合成作战的指挥调度模式,实现警情科学指挥和有效处置,确保处警力量在第一时间应急响应、集结到位,有效提升快速反应和社会面管控能力。

据统计,2021年,广州市案件类警情持续下降,其中“两抢”警情降幅最为突出,下降25.9%,全年有251天零发案,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向好,市民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各级公安机关核处群众举报线索3137条,协助破案642宗,抓获犯罪嫌疑人2581人,奖励有功群众490人,发放奖励金99.48万元。

广州110台强化科技赋能,全面落实大数据战略和智慧新警务部署,建设广州110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推进移动警务技术深入应用,推行扁平化、点对点的调警机制,推动110指令直接向一线警力、最小作战单元等指挥末梢拓宽延伸。一方面,广州110通过平台实现实时感知社会治安动态、快速指挥处置各类警情、动态监督警情规范处置;另一方面,现场处警民警通过移动警务终端,及时将现场信息、图片等上传广州110,根据工作需要在信息系统即时查核相关信息,减少了处警前方和指挥后台的核查环节,有效提升了接处警效能。

去年广州110接报各类矛盾纠纷求助警情57万起

2021年,广州110接报各类矛盾纠纷求助(主要包括经济纠纷、家庭纠纷、劳资纠纷、感情纠纷、其它纠纷)警情57万起,同比升幅达15%,通过现场调解解决的约占八成;对于未化解的,属地公安机关跟进或指引、推送给属地街道、主管部门跟进处理。

广州110台还组织开展“百城警情大回访”活动,部署相关警种部门和各区分局等15个单位,共抽取110警情10836起进行回访。深入推进110警情回访工作,每月组织市、区两级指挥部门做好警情回访工作,倾听社会和市民对110接处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处警工作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认真落实整改措施。2021年全年,累计重点回访警情5350余起,群众满意率93.1%。

2021年,广州110指挥调度基层民警寻回走失人员、解救自杀、救助危难群众共计18510人次,接到群众表扬电话130余个,多次收到市民赠予的锦旗。

非公安警情分流机制效果明显

广州110加强与12345、12348、12355等热线、平台的对接联动,精准指引群众使用专业平台解决问题。2021年,广州110有效引导和分流非警务警情约49万起,其中通过12345政府服务热线分流社会联动、求助咨询等非紧急非警务警情224146起,通过12348广东法网语音平台分流纠纷类警情81458起,指引800人次向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寻求心理咨询服务或求助。

此外,广州110联合通信服务企业、互联网公司创新移车便民服务,2021年指引群众使用114移车平台自助移车172235起;2017年开始联合企业创新“互联网+寻人”工作模式,主要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精神障碍患者等三类社会弱势群体人员,至今已帮助280多名失踪人员与家人团圆。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通讯员 梁铭焯 张毅涛 邱礼宏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