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包括在全市布建城管驿站,配备城管片长,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等等。今年,东莞在城市管理方面将迎来怎样的愿景和蓝图?
1月6日,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顺利闭幕。东莞市党代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刘永定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站在“双万”城市的新起点,今年,全市城管系统将全力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城市发展的所需所求,奋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打造“城人融合、共生共荣”的东莞样本作出城管新贡献。
东莞市党代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刘永定。摄影:郑家雄
6个镇街对垃圾分类违规行为开罚
南都:2021年11月8日,清溪城管分局对乱扔垃圾行为开罚,两名男子因乱扔垃圾且拒不接受教育整改,各被罚50元。目前,全市有多少个镇街对乱扔垃圾开罚?总体处罚情况如何?此外,对于未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及收运处置等行为,是否有开罚?
刘永定(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美好的城市环境,需要城管部门的辛勤付出,更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维护。去年以来,我们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民朋友像爱护我们的家一样爱护城市环境;另一方面深入推进“门前三包”、小微执法,综合运用宣传、教育、处罚等手段,在市民中培树遵守市容环境秩序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2021年,共有6个镇街城管分局对随意倾倒生活垃圾或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的行为进行处罚,开出罚单6宗,罚款金额1050元。对于未经批准随意倾倒垃圾、或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收集点或者收集容器内的行为作出处罚的有8宗,罚款金额7010元。
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我们营造更干净整洁市容环境的手段。在此呼吁市民朋友们积极关注和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共同做好“门前三包”,携手打造更美好的都市家园!
2021年11月8日,清溪城管分局对乱扔垃圾行为开罚。
全市已建成113座城市服务驿站
南都:目前,全市城市服务驿站建设情况如何?共有多少名城管片长?在城市管理方面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刘永定:我们在全省创新打造“城市服务驿站”阵地,从传统的“1个分局”工作模式,裂变成“1”个分局+N个城市服务驿站(社区城管工作站)+N名城管片长”扁平化的矩阵型服务方阵,配以玉兰女子城市执法服务队,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刚柔并进的城市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拓宽服务群众的广度与深度。
目前,全市已建成城市服务驿站113座、城管社区工作站116座,配备城管片长156名。驿站开放后受到市民的欢迎;其中,企石体育长廊驿站从2020年12月开放至今,服务人数超过3.25万人次;石排公园驿站从2021年2月开放至今,服务人数超过2.1万人次。
城市服务驿站、城管片长制以及女子服务队这套组合拳,充分展现了城管队伍的新面貌,着力解决执法队伍服务半径过长、反应效率不高、城市精细化管理“上热下冷”,以及群众满意度不高、口碑不好、形象不佳、与群众关系不密切等问题。其成效包括:实现了城管力量向基层一线的延伸;城管片长制实施后,城管部门在村(社区)有了“脚”,城管人员离群众更近,办事更快,处理问题也更高效。比如,莞城街道城管片长对于市容环境卫生类的投诉处理在1小时内完成,远远快于数字城管平台要求的4小时;茶山城管分局以前到村处理事情需要20分钟,现在约5分钟就可以快速到达现场处理。
同时,也提升了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据统计,启动片长工作制以来,全市各镇街城管信访投诉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先行试点的莞城街道,城管信访投诉量环比下降42%。
目前,全市已建成113座城市服务驿站。
南都:2021年,全市布建城市服务码,市民可随时扫码反映城市管理问题。目前,这项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刘永定:城市服务码是东莞智慧城管的重要发展点,让每个市民随时随处都可以通过城市服务码与城管片长、女子队等联系,构建市民与城管部门交流互动的平台。城市服务码纳入2021年市政府“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全市试点布建1万个城市服务码。其中,莞城、东城、茶山、长安为全类别试点镇,各自选择一块试点区域,在街头小景、路灯、道路、公厕、转运站以及城市管理难点部件,张贴城市服务码,并确保有城管片长对应服务;其他镇街为大型部件试点镇,在所有公厕、转运站上张贴城市服务码。
截至目前,全市已试点建设城市服务码10251个,市民可通过扫码一键找片长并反映城市管理问题,相关案事件将迅速通过数字城管平台统一下发到相关处置责任单位,并将处置结果反馈给市民,形成闭环处理。截至2021年11月,共受理772宗案件,结案率99.74%。下来,城市服务码将在数量规模和功能上不断扩大,为市民打造科技、贴心的城市服务。
今年将新增一批植物专类园区
南都:您认为,目前东莞在城市管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破解?2022年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刘永定:随着东莞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标国内先进城市,我们在市容环境方面仍存在不少的短板,如人行道不够平整、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环卫收运体系不健全、城市“六乱”较多,等等。
2022年,站在“双万”城市的新起点,全市城管系统将全力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城市发展的所需所求,从以下五方面奋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打造“城人融合、共生共荣”的东莞样本做出城管新贡献。
一是常态化“扫干净、摆整齐”。聚焦市容环卫等工作,通过制定全市环卫及绿化分层级、分类别、分区域的作业标准、单价标准,建立行业管理信用评价体系,提升环卫保洁工作质量,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常态化做到“扫干净、摆整齐”。
二是守住城管领域安全底线。我们将筑牢城镇燃气管理安全防线,制定燃气高质量发展和安全整治攻坚方案,打造应急队伍和第三方机构“双队伍”,全面完善东莞城镇燃气安全管理体系,加速城镇燃气全方位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同时,坚持不懈开展泥头车规范化管理行动,推动泥头车、环卫车、市政车、园林车等作业车辆安装右侧盲区雷达和倒车雷达,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市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是努力拓宽城市发展空间。着眼城市发展的土地瓶颈,以违建治理、存量垃圾分筛处置、项目土地征收拓空间,保持对“两违”严打高压态势,完成省下达的3000万平方米违法建设治理任务,力争清理整治不少于100万立方米存量垃圾。此外,新建一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处理能力力争增加到3000万吨/年。
四是构建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制订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以美丽圩镇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街面秩序和城市“六乱”治理、停车秩序管理、建筑立面升级改造、架空线和杆箱整治、户外广告和景观照明管理、园林绿化建管等工作。大力推进“小微执法”,加力推进“牛皮癣”、乱搭乱建、共享单车乱象的综合治理。全面推开城管片长工作制,力争累计建设不少于250座城管工作站,布建不少于250名城管片长,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打造智慧城管大数据平台,力争推出若干个智慧应用的全国先进范本。
五是以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品质供给”。今年将力争完成东莞植物园工程(二期)第一批完善提升项目,建成阴生植物园、勒杜鹃园、岩石园等一批高品质的植物专类园区。开展东莞植物园灯光夜景工程,新建或升级改造150个口袋公园。开展老旧街道升级改造行动,推动“城市家具”品质提升,完成不少于100公里的慢行交通品质提升,等等。在燃气行业方面,力争建设市政中压管网126公里,进一步推进市政燃气管道全覆盖。
统筹:南都记者 梁锦弟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编辑:田玲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立足“双万”新起点 谱写东莞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