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程小妹 实习生杨湉湉 2022年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有关情况。根据吹风会上的介绍,“十四五”时期将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7500万人次,完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
到2025年组织实施政府补贴性培训达7500万人次以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在发布会上介绍,“十三五”时期,全国共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近1亿人次;其中培训企业职工超过3000万人次,农民工超过4000万人次,贫困劳动力超过900万人次。技工教育每年输送毕业生能够达到100万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过400万以上。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5000万人。
与此同时,职业培训同样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汤涛表示,一是技能人才培养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二是 “就业难”和“招工难”两难并存,也就是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重点就业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距;三是培训基础能力薄弱,主要是培训的供给能力还不足,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社会氛围也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已于近日印发并公布。
按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人社部、教育部、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研究编制了《“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21年12月1日第157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已于近日印发并公布。这是我国首次编制的国家级职业技能培训五年专项规划,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举措做出系统性部署。
《规划》明确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到2025年要实现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更加完善、共建共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更加有效等四个主要目标。
从各项指标来看,将组织实施政府补贴性培训达7500万人次以上,其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000万人次以上;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要达到4000万人次以上,其中能够达到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高技能人才要达到800万人次以上;新增公共实训基地200个。
《规划》还提出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健全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二是培训的供给能力要提升。三是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四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化建设。五是完善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激发技能劳动者参与职业培训的内生动力,加强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和保障工作。
完善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
打破“天花板”“隐形门”
为了不断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的技能人才队伍,《规划》专门就完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提出完善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打破“天花板”“隐形门”,形成技能人才纵向职业技能等级阶梯,探索拓展技能人才“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横向上技能人才和专技人才等相应人才可贯通发展。
“有的人30岁、40岁已经是高级技师了,等他到50岁以后,他的职业不能进一步提升,往上发展要捅破这个‘天花板’,让他往特级技师甚至更高的层级发展。”汤涛详细解释道,“隐形门”实际上就是职业转换或者叫职业横向发展的通道,人社部已有成功经验,将为技能人才在待遇水平、激励保障上提供一些新的举措。
对于培训的费用负担、时间投入成本等备受网民关心的问题,吹风会上也给出了详细回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表示,政府对就业重点群体给予培训经费补贴,包括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没有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的劳动者,以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都可以按照规定来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其中,家庭生活困难的除了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外,还可以获得生活、交通费补贴。
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学员,以及参加技师培训的企业在职职工,都可以按规定给予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此外还将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政府补贴政策支持力度,指导各地建立培训补贴标准动态评估机制,适时调整补贴标准,减轻参训人员和培训机构的负担。
针对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工学矛盾问题,对此,刘康表示:“《规划》提出了鼓励企业与参训职工双方协商调整工作和培训时间,并且要依法保障职工在参加培训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不能降低,让职工安心去参加培训。另外,我们也正在推动企业开展结合生产岗位实际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总结有效方法。”
编辑:程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