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前门大街、三里屯,上海的思南公馆,沈阳的中街,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南京的夫子庙,长沙的太平街,广州的永庆坊,重庆的磁器口,成都的宽窄巷子、春熙路,还有新疆乌鲁木齐的大巴扎......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网红打卡点”和街区,这些人流量和消费的集聚区,如今有了一个新名称——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1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家发改委公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共有55个街区入选。
广州永庆坊。南都资料图
江苏、浙江、福建、重庆、四川、新疆6省份各有3个街区入选
南都记者注意到,全国31省份均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入选。从各省份的情况来看,江苏、浙江、福建、重庆、四川,新疆这6省最多,均有3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江苏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包括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步行街、无锡市梁溪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苏州市姑苏区平江历史街区;浙江包括温州市鹿城区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宁波市江北区老外滩街区、杭州市上城区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福建包括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福州市台江区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晋江市五店市传统文化旅游区;重庆市包括江北区大九街旅游休闲街区、南岸区弹子石老街、沙坪坝区磁器口街区;四川省成都市包括武侯区武侯祠•锦里、青羊区宽窄巷子、锦江区春熙路。
值得注意的是,新疆也有3个入选,即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大巴扎旅游休闲街区、伊犁州伊宁市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石河子市幸福路步行街。
广东则有2个入选,分别是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和潮州市湘桥区牌坊街。
从具体城市来看,“网红城市”重庆市、成都市最多,有3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北京市、上海市、福州市有2个。
2021年12月21日晚,来自重庆的游客刘女士在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选购工艺品。 新华社发
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评选:近两年内无负面舆情事件
什么是旅游休闲街区?它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具备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公共服务等功能、融合观光、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休闲等业态,能够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游览、休闲等需求的城镇内街区。它分为2个等级,即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省级休闲街区。
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有什么必备条件?按照去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工作的通知》,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才可以申报,并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因此,这次公布的首期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就有很多为人熟知的“网红街区”。
具体来说,它需要符合《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关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相关要求,例如总占地面积不小于5万平方米或主街长度不小于500m,年接待访客量应不少于80万人次,具有地方文化或创意文化的业态比例不应少于40%等。总体上,要求文化和旅游特色鲜明,文化资源、文化景观丰富,文化展示空间和活动、服务条件良好,旅游休闲业态种类多样、形式创新,经营单位数量充足,经营状况良好;功能完善,旅游公共设施与信息服务体系健全。
但并不是“网红街区”就能够入选,除了上述条件,申报条件还提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是访客综合满意度较高的,而且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社会反响强烈的负面舆情事件。
潮州牌坊街。南都记者 陈冲 摄
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和消费,提升城市生活服务品质
为什么要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这既能促进文化和旅游发展和消费,也着眼于提升城市生活服务品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并写入了“十四五”规划: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去年4月北京举行的第十六届世界休闲大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发言指出,休闲是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繁荣的重要体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要构建系统休闲政策体系,扩大休闲产品有效供给,完善休闲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现代休闲产业体系,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推动国民休闲高质量发展。
这也是促进城市生活服务品质提升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支持各地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服务场景和示范项目,加强城市特色商业街区、旅游休闲街区和商圈建设,集成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育健身、餐饮住宿、生活便利服务,打造综合服务载体。
南都记者观察到,首期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一个突出特点,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部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也指出,要注重依托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位。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促进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