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会定期体检?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健康体检必要性的普及,越来越多人每年都会去进行健康检查。近期,“体检”相关话题屡上热搜,但南都记者留意到,有不少网友留言表示自己害怕体检,对体检抱有抵触情绪,不太想参加。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针对1144名青年的调查显示,45.2%的受访青年表示害怕参加体检,其中95后受访者表示害怕体检的比例最高,为52.3%。对于参加体检有所顾虑的原因,68.1%的受访青年担心体检会查出身体有问题。
南都记者发现,有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是鸵鸟心态,即“我不去体检我就没病”“我不看体检报告我就没病”。“鸵鸟心态”指的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
其实,不管是否参加体检,患病风险都始终存在。害怕体检的人虽然不少,但体检的作用不容低估。很多拖出来的疾病只要能够早期发现,预防和早期治疗的效果会很好,比如,有些癌症只要发现得早,是可以治愈的。
血脂异常、超重、脂肪肝是“通病”
通过一些体检项目,我们可以尽早发现罹患慢性病的风险,进而针对性地加强锻炼和改变生活方式。据人民日报报道,北京市体检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近日发布《北京市2020年度体检统计报告》,统计了353万余人次健康体检情况,列举了男性和女性参检者中体检异常指标前十。
男性异常体征检出率从高到低的前10位分别是:血脂异常、超重、脂肪肝、甲状腺结节、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血尿酸升高、幽门螺杆菌阳性、肥胖、血压增高、颈动脉斑块。
女性异常体征检出率从高到低的前10位分别是: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血脂异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超重、痔疮、幽门螺杆菌阳性、脂肪肝、龋齿、子宫肌瘤。
总体来看,血脂异常、超重、脂肪肝等异常指标是“通病”。针对这三种“通病”,我们可以从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进行调节。
血脂异常: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
血脂异常需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限制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坚持规律的中等强度代谢运动,建议每周5至7天、每次30分钟。严格戒烟,限制饮酒,改善睡眠,不熬夜。
当然如果血脂很高,还要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只有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控制饮食,坚持锻炼,才能有效控制好血脂水平。
超重:不能节食,饮食要丰富起来
超重是肥胖的预警信号,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进一步发展为肥胖。有些肥胖可能是因为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导致,要注意调节生活。
脂肪肝:改变更多靠自己
减少体重和腰围是预防措施。控制饮食方面,建议每日减少
注意膳食 500至1000kcal热量;调整膳食结构,建议适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膳食,限制含糖饮料、糕点和深加工精致食品,增加全谷类食物及膳食纤维摄入。另外,一日三餐定时适量,严格控制晚餐的热量和晚餐后进食行为。还要坚持锻炼,避免久坐。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体检时较为常见“超标”问题,我们可以这么改善。
增生和结节: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
据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2020年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检出甲状腺结节也不用太害怕,绝大多数人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恶性结节的比例只占5%-10%。即使最后确诊为癌症,90%左右的甲状腺癌也是可治愈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张斌2017年刊文介绍,乳腺增生是身体的正常生理性变化,并不会导致严重疾病。在临床上95%的乳腺小叶增生为单纯性增生,是不会癌变的。
当良性可能性大的结节超过2厘米、轻度怀疑恶性的结节超过1.5厘米、怀疑恶性的结节超过1厘米时,建议做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大部分可得明确结果。甲状腺癌多数情况下需手术治疗,需听取医生建议。另外,明确良性的结节每年复查一次即可,若无明显变化,可随病程延长复查周期至2-3年一次。
乳腺增生生恶化几率小,保持心情舒畅,日常注意。改变饮食结构,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类的美容产品。选择合适的胸罩避免对乳房造成挤压等。另外,要重视检查,建议女性在40岁开始乳腺癌的筛查,筛查的方法包括乳房自检,到医院做乳腺X线、B超检查家族中有乳腺癌病的女性要请专业医生制定筛查计划。
血尿酸升高:少吃海鲜和动物内脏,选择低嘌呤饮食
尿酸超标如果不加以重视,长久容易发展成痛风,出现关节疼痛、关节畸形、肾功能不全等情况。
据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大量摄入海鲜,会让体内尿酸增加,出现痛风。动物内脏也尽量不要摄入,除了胆固醇获取增
加血液的黏稠度,还容易让尿酸指标升高。另外,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饮料。可以多吃点蔬菜、低脂或脱脂奶及其制品、鸡蛋。多吃蔬菜和果糖含量低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 西瓜、桃子等。
骨量减少:摄取足够的营养、多晒太阳
人体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就开始走下坡。日常生活中最好从饮食方面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牛奶、大豆、坚果、深色蔬菜等都富含钙,其中牛奶最为推荐。还要多晒太阳,一般建议上午11时~下午3时,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分钟。
幽门螺杆菌:主要从饮食下手改善
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幽门螺杆菌首次被列为明确致癌物,这是诱发胃癌的元凶之一,几乎普遍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口-口、粪-口途径传播。很多抵抗力强的人可以和幽门螺杆菌和平共处,到底要不要根除要视情况而定。
血压增高:3-6个月是改善黄金期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王星2021年刊文谈到,高血压早期是有3-6个月的生活方式改善的“黄金期”。对于这部分高血压,可以暂时不吃药,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加强运动来控制血压。
体检是反应我们身体状况的一种方式,出现的某些异常指标也是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改善的。积极面对,尽早干预治疗,才是对我们自己身体健康负责任的正确态度。
综合自人民日报、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
整理:南都记者 李芷琪
编辑:李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