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广东省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朱宏透露,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实施。“十四五”时期,广东卫生健康事业提出20个发展指标,包括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9岁、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控制在25%左右等。
广东全省人均卫生总费用九年涨了200倍
卫生总费用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卫生服务支出的资金总额。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2019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65841.4亿元,202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72306.4亿元,占GDP比重比为7.12%。而2019年广东全省卫生总费用达6143.7亿元,占全省GDP的5.7%。
梳理发现,人均卫生总费用方面,2019年全国人均卫生总费用为4702.8元,到2020年增至5146.4元,2019年广东全省人均卫生总费用5332.6元。而2011年全国人均卫生总费用1807元,广东人均卫生总费用1762.7元。也就是说,全省人均卫生总费用九年涨了202.5%。即使与全国人均卫生总费用相比,广东人均卫生总费用涨幅也由2011年-2.45%到2019年的13.39%。
正是在卫生总费用筹资总量不断提高,筹资结构不断优化,机构配置不断完善的前提下,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不断下降,居民看病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梳理发现,2012年全省卫生总费用中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重为33.90%,到2019年已降为25.56%。
到2025年广东个人卫生支出比重控制在25%
在当天新闻发布会上,朱宏介绍,“十三五”期间,广东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卫生健康事业阔步发展、成效显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验。广东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7.1岁已经提高到78.4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1.56/10万下降到10.18/10万,婴儿死亡率从2.64‰下降到2.13‰,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十四五”时期,广东提出了1个总目标和20个发展指标。1个总目标就是到2025年健康广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医疗卫生发展和健康服务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个发展指标涵盖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四大类,具体标包括: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8/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4‰以下、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30%以上、国家卫生城市数量占比持续提升、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5.5个、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控制在25%左右等等。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袁炯贤 设计:沈淑婷
数据来源:广东省卫健委《医疗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情况简报》
编辑:袁炯贤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精算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