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包括"创二代"在内的青年创业家们,已渐成一种社会期盼的新兴力量。他们,是时代新征途上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随着这个群体的逐步成长和成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质量和活力,并不断成为增强国家竞争力、影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一股向前奔腾的“后浪”。
2022广东省两会召开在即,为帮助在广东创业的港澳青年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广东和大湾区发展大势,传递他们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心声,帮助他们主动融入广东发展大局,积极投身大湾区建设,南都特别策划“港澳创业青年看两会”系列报道。即日起,推出第一篇人物专访。
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周运贤。受访者供图
●跟对政策才能做对事,关心政治是一个企业家的基本素养。
●对于在大湾区创业的澳门创业者来讲,关注广东省两会,是一个了解政策,回应政策,把握时机,以便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途径之一。
●我们所在的数字经济、跨境电商行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行业,这也要求我们时刻保持对政策的敏感性。
“我认为在国内,关心政治是一个企业家的基本素养。”2014年,31岁的周运贤海外留学归来后,在澳门从事互联网工作。如今,他成了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在珠海横琴生活和拼搏。“就我个人经历而言,事业起步和发展,都来源于好的国家政策。作为澳门创业者,我时刻关注‘一国两制’、关注大湾区发展战略、关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方案等。”
在2022年广东省两会召开前夕,周运贤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今年两会,将重点关注数字经济和跨境电商发展这两个话题。“我们所在的数字经济、跨境电商行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行业,这也要求我们时刻保持对政策的敏感性。”
创业要学以致用
也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周运贤在美国读书时,学的就是计算机,回来后又在中山大学EMBA就读经济管理专业,他还是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关系的博士。
“在澳门谋划跨境电商事业,可以说是学以致用,同时也与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一致。”
在创业之初,周运贤就一直关注如何将澳门的发展融入进国家的价值链条上。“我们主要是围绕着三个使命来做,一是传统贸易的数字化,二是地方产品的国际化,三就是传统文化的时尚化。”
随着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平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战略定位逐步提升,2015年,国家级中葡平台上线,这也是周运贤团队接手的第一个国家级平台项目。
然而,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问题横在了他的创业路上:澳门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虽有自由贸易港优势,也有金融、商务、翻译人才,但技术人才稀缺,创业受限。“在澳门要招一个技术人才,不仅比较难找,成本也高。考虑到未来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可能需要更多样化的团队和更广阔的市场来支撑,所以萌生了想要来珠三角一带找找机会的想法。”
位于横琴的“澳门跨境说”体验中心。南都记者 黄海珊 摄
“诞生于澳门,成长于横琴。”这是周运贤公司官网首页对“跨境说”品牌介绍的第一句话。回顾创业以来的六七年时间,周运贤坦承,他的创业经历,与国家的发展动向息息相关。
“在国家尚未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概念之前,珠三角的蓬勃发展已让我们澳门青年嗅到了发展机遇。那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发起号召,让广大的澳门青年来内地创业,我们在2015年的时候最早响应号召,带团队来考察。”当时,正好赶上广东自贸区横琴片区挂牌。
“珠海利用港口优势大力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很合适我们。而且珠海与澳门陆路相连,横琴口岸通车之后从澳门过来也就二十分钟,非常方便。我们还考察过其他很多地方的孵化器,但横琴澳门创业谷环境是最美的。”当年的12月,周运贤就带领他的团队参加了横琴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以第一名的成绩进驻了这里。
周运贤在中山大学读书时的老师,正是粤港澳自贸区研究院的院长。在他的带领下,周运贤也一直致力传统贸易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当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提出时,我写了一篇文章,提出应在横琴建立起助力澳门多元经济发展的数字中枢,这篇文章收录在《中国经贸》杂志里。”
如今,“跨境说”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及葡语系国家及“一带一路”资源优势,已搭建起了连结中葡的数位服务生态平台,围绕“传统贸易数字化、传统文化时尚化、地方产品国际化”三大使命,为区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输出“澳门方案”。
横琴全景图。早在2015年周运贤就先行一步,来到广东自贸区横琴自贸片区创业。
跟对政策才能做对事
关心政治是企业家的基本素养
梅州是周运贤的家乡,“通过创业的契机,我们也将澳门和湾区的许多产业资源引入梅州。”
周运贤始终认为,跟对政策才能做对事,关心政治是一个企业家的基本素养。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围绕国家“两平台六体系”的跨境电商政策,公司在梅州开发建设了一个产业园(孵化器),一个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并配合梅州综试区多创新政策落地,助力梅州跨境电商实现多个“第一”:9610出口第一单顺利通关、粤澳“跨境一锁”模式粤东地区第一单顺利跑通。“我们的公服平台上线后,去年梅州最终实现全年跨境电商贸易额达6.5亿元,超额完成5亿元既定目标。”
周运贤认为,保持政治敏感是成功的创业家必备的素质。周运贤曾到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学习。在这里,他学习党史,参与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探讨。
“收获很大!除了从宏观上了解了更多的国家政策,也让我开始思考——作为一名澳门创业家,如何去引领其他的澳门青年来到湾区内地城市。”
创业至今,周运贤的团队从最初的13人发展到160多人。其中,来自港澳的青年占公司人数约22%。
“每年我们都会举办针对澳门青年来的‘数字中国建设’培训班,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行业。”
据周运贤介绍,这个培训班会在横琴和澳门各举办一次。“除了专业方面的培训外,也会介绍行业的政策背景,特别是在横琴办的时候,我们还会邀请政府相关人员来介绍横琴发展政策。”
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在广东省的支持下,截至2021年10月底,创业谷累计孵化企业(项目)751家,其中澳门创业企业(项目)335家,“澳门跨境说”就是其中一家。
关注两会
关注数字经济和跨境电商发展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本身就是先行先试,我们当然应该多了解政策,解读政策。”周运贤坦言,他就是政策红利的受益者。“早期我们就提出来要做中葡的数位中枢数位港,而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方案里面就把我们的建议体现出去了。所以我觉得跟紧形势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年周运贤被选为第八届梅州市政协常委。他认为,对于在大湾区创业的澳门创业者来讲,关注广东省两会,是一个了解政策,回应政策,把握时机,以便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途径之一。
“去年省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由于我们在做的业务就是为区域做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和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所以就主要关注了‘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大力发展数位经济、促进数位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两块的内容。”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与澳门隔河相望。了解国家和广东发展大局,把握时机,过河发展,成了不少澳门年轻创业者的选择。南都拍客 郭昌城 摄
周运贤告诉南都记者,今年两会,他会重点关注数字经济和跨境电商发展。“数字经济已经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十四五的‘新引擎’。在2021年第130届广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广东省实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覆盖,并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打造一批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
在这个大背景下,周运贤希望能够以横琴为支点,在广东省打造一批高度专业化的跨境电商示范产业园,充分发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示范作用,实现“百千万计划”的设想(即孵化百家跨境电商企业、千个跨境电商专家、促成万个跨境电商岗位就业),将横琴资源、横琴优势辐射到整个大湾区、辐射到省内、国内更多区域。
统筹:黄海珊 采写:南都记者 伊晓霞 通讯员 许可
编辑:黄海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2广东省两会
港澳创业青年看2022广东省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