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短道速滑,就感觉它像冰上的赛车,有一种不断超越自己和超越对手的感觉。”朱定文谈起12岁首次接触短道速滑还记忆犹新,而9年后的今天,他即将代表中国香港出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短道速滑男子500米赛事,这也是他首次登上奥运舞台。
来自南方的青年如何接触到冰上运动、又如何成为一名冰雪精英运动员?朱定文向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讲述了自己逐梦冬奥的故事。
“第一次穿上冰刀,就马上上瘾了”
朱定文与冰雪运动的缘分早在5岁时就开始了,他与身边许多加拿大籍的同学一起玩冰球,直到11岁体格逐渐跟不上外国同学,一次契机让他转向短道速滑。
朱定文从5岁时开始学习冰球。/受访者供图
“我第一次穿上冰刀,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劲跑圈,就感觉马上上瘾了,是一种贴在冰上飞的感觉。”
朱定文眼中的短道速滑,不仅要求足够的体力、准确的技术动作,还需要器材的精准性、场地的保障,最重要的是一种“不停超越自己和超越对手的感觉”特别吸引着他。
对短道速滑着迷后,朱定文不断争取更多的冰上训练时间。“我的队友滑7圈,我会多滑半圈,要不停地磨出肌肉和冰面的敏感度。”
经过3年的努力,朱定文在15岁时正式加入中国香港短道速滑代表队,成为一名全职精英运动员。
朱定文15岁时加入中国香港短道速滑代表队。/受访者供图
“从我接触到短道速滑之后,就很努力地为奥林匹克的梦想去追。”在冬奥梦的指引下,朱定文连续5年夺得香港短道速滑锦标赛冠军,成为香港短道速滑界的一颗新星。
“离家出走”式的训练方式
香港地处低纬度地区,再加上空间有限、地产昂贵,因此冰雪运动的普及率很低,本地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短道速滑场地。朱定文从刚接触短道速滑开始,就开始了一种在他看来是“离家出走”式的训练模式,在香港滑冰联盟的悉心组织下,长期在内地的东莞、长春等地进行集训。
“每周末要赶到东莞,那里有广东省唯一一个标准的短道速滑场地,到了周日晚上,我再返回香港学习。虽然这个过程比较辛苦,我也失去了很多和朋友相处和学习的时间,但能拥有一个离我们不是那么远的场地可以进行训练,我觉得也是很幸福的。”
除此之外,朱定文还在长春进行过长达4年的集训,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练就了一口地道的东北口音。
朱定文和队友在东北集训。/受访者供图
“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就有人会问‘你从哪里来的’,所以我就坚持学习北方口音,之后就不会被询问这些比较磨叽的问题。”朱定文笑道。
除了语言的“水土不服”,朱定文还发现北方有着比香港更浓厚的冰雪运动氛围。刚开始训练的时候,香港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不如当地运动员完美,但通过和他们的长时间交流,并且适应不同的训练环境,朱定文在滑冰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在朱定文看来,常年的东奔西跑虽然十分辛苦,但他也在这样的经历中有了不一样的成长。“通过这些艰苦的训练,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坚持力有多强,而且还改善了时间管理的能力。因为这两点原因,我在学业上有了更多进步。”
“受伤的经历让我更坚定奥运梦”
2017年,经过多年专业训练的朱定文已经达到较高竞赛水平,并有望首次代表中国香港出战2018年平昌冬奥会。然而就在他备战奥运资格赛的过程中,右脚脚踝在一次训练中突然受伤,导致三处骨折。
朱定文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前脚踝三处骨折。/受访者供图
“骨科医生告诉我,至少需要四个月才能正常走路,而我两个多月后就要参加世界杯奥运资格赛。”在这个“至暗时刻”,朱定文的教练孙丹丹帮助他走了出来。
来自吉林长春的孙丹丹教练从2015年起担任中国香港短道速滑队总教练(第一排右二)。/受访者供图
朱定文与孙丹丹教练。/受访者供图
“因为孙丹丹教练也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之前和我受过一模一样的伤,当时她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来恢复,更意外的是,她重返冬奥会后还拿了银牌。我觉得她的经验启发了我,无论受过什么伤,都要努力回到奥运舞台。”
在剩下的两个多月里,朱定文尝试了所有的治疗方式,每天要做五到六个小时的物理治疗,也逐渐恢复训练,终于如期回到世界杯奥运资格赛的舞台。
朱定文脚踝受伤时努力复健。/受访者供图
“虽然那时候并没有拿到奥运资格,但是通过这个过程,我对自己的坚持有了完全新的认识,也对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有了更坚定的决心。”
这次挫折之后,朱定文重拾信心再次出发,并在2019年亚洲锦标赛中获得个人运动生涯的重要突破,夺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银牌。“能在亚洲的赛事中突破自己,赢过中国内地和韩国的选手,我感到特别开心。我们还在接力赛上获得铜牌,我也为我的团队感到非常骄傲。”
目前,朱定文在2018年受的伤已经基本恢复,他也正在紧张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一次,我一定会尽我全力和世界的顶级选手去竞争。”
“希望更多大湾区青年体验冰雪运动的刺激”
谈及目前香港冰雪运动的发展,朱定文坦言专业运动员还是特别少,而多数香港人甚至都不知道有一支这样的队伍将前往北京参加奥运会。
朱定文和队友。/受访者供图
“香港所有的冰场都是商业冰场,如果要租一个小时的冰,至少要5000到8000港币。如果没有政府或者香港体育学院的支持,我们无法承担这样的成本。”
其实近年来,香港冰雪运动员的训练条件正逐步改善,在朱定文看来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这几年,我们也进入了香港体育学院的‘A级’精英体育项目中,拥有了运动科学、运动医疗这两个方面的支持,这对运动员发展和进步贡献了不少。”
作为一名在短道速滑上投入了9年的精英运动员,朱定文肩上也背负着传承和推广冰雪运动的责任。“真心希望我这么多年以来的这些付出,能够为下一代的短道速滑运动员争取更好的训练条件,希望他们可以不用那么辛苦。”
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后,朱定文将全力投入到推动大湾区冰雪运动发展的工作中。“因为我个人从短道速滑这项运动上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我希望更多的南方青年能体验到这个运动项目的刺激感,还有不停地在冰上和冰下超越自己和超越对手的感觉。”
南都、N视频记者:李想
见习记者:周安琪
编辑:曾甜宇
编辑:王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香港冬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