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公布百位候选人,广东5人上榜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2-01-19 14:37

近日,由文化部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光明网主办的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活动在经过主办方共同评议后,已确定包含传承人、策展人、艺术家、管理者、研究者、传播者等在内的100位候选人名单。南都记者在名单中发现,李子柒作为“短视频制作者、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大使”上榜,此外,广东非遗界有5人入选。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光明网组织实施,至今已连续举办5年,旨在盘点过去一年中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遗领域的重大事件,记录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据介绍,每年的推选活动启动后,活动组委会和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经过第一轮评议,先确定了100名候选人名单;随后,经过专家委员会第二轮投票、评议,从100位候选人中确定了30位提名候选人;最后,专家委员会经过第三轮投票、评议,从30人中确定了10位当年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李子柒作为“短视频制作者、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大使”上榜

李子柒是中国知名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具备全球影响力的IP,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全球粉丝过亿,创下“最多订阅量的YouTube中文频道”的世界纪录。2021年底,李子柒起诉品牌公司微念一事受到了广泛关注。11月底,李子柒在广州南沙参与“2021亚洲青年领袖论坛”时,曾接受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专访,提到关于品牌矛盾问题时表示,现在品牌涉及很多商业模式方面的问题,后续是否延用“李子柒”这一品牌要根据未来的走向决定。未来还会继续更新视频,只是会花费一定精力用于诉讼,并表示“相信司法公正”。

800x445_5ea92c381cbf6.jpg

李子柒作为“短视频制作者、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大使”上榜。

广东有5人入选,涉及传承人、研究者、管理者和企业家

南都记者还在候选人名单中找到4位与广东非遗相关的人物,分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粤绣(广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少芳,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阳江风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梁治昂,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团长邓尧和,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文化馆副馆长封霓和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非遗生活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魏素莹。此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璇秋曾获评2020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她也是广东省获得该殊荣的第一人。 

在入选名单中,最受关注的广东非遗人物当属现年84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粤绣(广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少芳。1962年,陈少芳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在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担任广绣设计工作。曾师从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的她,从事广绣艺术设计工作至今已有50余年。《广东省志·丝绸志》称,广绣工艺美术大师陈少芳聚数十年广绣工艺的心血,成功创造了“陈氏广绣”独特的“丝线色彩构成法”,为广绣发展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她前后花费十年时间设计原创长卷作品《岭南锦绣》,长13.8米,高1.2米,被誉为“广绣划时代的世纪之作”。

800x244_5f70868e69f4d.jpg

陈少芳的广绣《岭南锦绣》被誉为“广绣划时代的世纪之作”。

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位候选人名单

1、马利民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长

2、王春艳  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安乌鱼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3、王冠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4、王振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5、王 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皮影戏(四川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6、太永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朝鲜族农乐舞(帽舞)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7、方贵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查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8、邓 尧  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团长

9、石印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上海石氏伤科疗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0、石胜兰  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夔州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11、叶启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2、叶英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金华道情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3、田彦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剪纸(回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4、田 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陶器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15、付曙华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戏曲剧团团长、国家级非遗项目“东北二人转”保护单位负责人

16、白明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陕北道情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7、白晶莹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

18、尼 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卓舞(琼结久河卓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9、母炳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0、曲吉桑布 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直贡藏医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21、朱小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季生产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2、朱南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疗法(朱氏妇科疗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23、朱炳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铜雕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4、朱鼎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法(朱氏推拿疗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5、任金生  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天津工艺毛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26、刘为芬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都镇湾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7、刘时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川扬琴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8、刘洁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剪纸(延川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29、齐·宝力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30、许晓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31、孙云毅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博山鸡油黄与鸡肝石琉璃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32、孙 亮  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香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33、孙艳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满族刺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34、苏晓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族盘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35、杜永卫  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敦煌彩塑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36、李 锦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37、李子柒  短视频制作者、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大使

38、李石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拉祜族芦笙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39、李怀秀  国家一级演员、彝族海菜腔歌手

40、李 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烙画(南阳烙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41、李继友  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社火脸谱绘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42、杨永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43、吴笃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44、吴淑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平氏浸膏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45、邱春林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46、何忠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西安鼓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47、何祚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湖北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48、余家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老河口丝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49、妥 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花儿(宁夏回族山花儿)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50、张天彤  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党总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常务理事

51、张亚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面人(天津面塑)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52、张同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53、张树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桂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54、陆永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55、陆光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东阳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56、陈少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京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57、 陈少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粤绣(广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58、陈 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59、陈 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60、陈美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婺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61、陈智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川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62、陈勤建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

63、范正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皮影戏(泰山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64、林 栩  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峨眉山指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65、林润立  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壶山林氏中医内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66、欧 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定日洛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67、金 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68、金永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69、孟树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70、封 霓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文化馆副馆长

71、赵 书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72、郝淑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蜀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73、胡新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荆州花鼓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74、柳建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湘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75、段四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雕(剑川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76、段银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族扎染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77、洛桑扎西 西藏大学美术系主任、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

78、柴战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79、倪铫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米粉制作技艺(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80、高公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乐清黄杨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81、高丙中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82、高红梅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文化馆群文副研究馆员

83、郭艳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84、唐明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海绒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85、海拉提·哈力毛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药研究所所长

86、萧 放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87、崔乐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国家体育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88、符林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89、梁治昂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阳江风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90、彭 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91、韩再芬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梅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92、普布次旦 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普查保护部副主任

93、曾静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梨园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94、路志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95、鲍武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石雕(绥德石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96、雒胜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陕北民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97、樊庆斌  山东省郓城县宋江武术学校校长

98、镇水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疗法(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99、霍庆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柳青木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00、魏素莹  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非遗生活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悦

编辑:周佩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