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我国城市公交车辆新能源车占比将升至72%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2-01-19 13:40

南都讯 见习记者丁境炫 发自北京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在设施网络、衔接融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四个方面设立了15项“十四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指标。其中,城市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将从2020年的66.2%升至2025年的72%。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将有72%的公交车辆是新能源车。

pic_612864

河北省安平县公交车司机在为新能源公交充电。 新华社发

南都记者注意到,除城市公交车辆新能源车占比提升外,《规划》共明确了5方面的“十四五”时期的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政策。

首先是充换电设施网络构建。《规划》提出,完善城乡公共充换电网络布局,积极建设城际充电网络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配套设施,实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不低于60%。大力推进停车场与充电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停车和充电数据信息互联互通。

第二是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推广。《规划》提出,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和港口、机场场内车辆电动化替代,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严寒地区除外)新增或更新地面公交、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出租、公务、环卫等车辆中电动车辆比例不低于80%。在长江干线、京杭运河和西江航运干线等开展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建设。

第三是超标排放汽车船舶污染治理。《规划》提出,建立健全汽车排放闭环管理机制。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老旧汽车,全面提升船舶设计能效和营运能效水平,鼓励购置低能耗、低排放运输装备。

第四是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推动既有交通运输设施绿色化改造,加快港口船舶岸电设施和机场电动设施设备建设使用。推进京杭运河现代绿色航运综合整治工程。

第五是近零碳交通示范区建设。《规划》提出,选择条件成熟的生态功能区、工矿区、城镇、港区、机场、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场站等区域,建设近零碳交通示范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

微信图片_20220119122728.png

据国家发改委官网。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