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母校匿名捐赠7800万的武大老校友:曾师从余先觉教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2-01-19 14:43

近日,武汉大学老校友为母校匿名捐赠7800万元一事引发关注。南都记者从武汉大学方面获悉,该名校友毕业于武大生物系,曾师从时任武汉大学教授、生物系遗传教研室主任的余先觉,因感念母校和师恩捐出其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用于支持生命科学学院教育事业。1月19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位教师向南都记者透露,匿名捐赠的老校友“并非什么富翁,7800万是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

微信图片_20220119141217.jpg

据武汉大学消息,1月18日,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收到总额7800万元的捐赠款,该款项由生命科学学院老校友匿名捐赠。今年是武大生命科学学院建院100周年,匿名捐赠的老校友为武大生物系毕业生,曾师从时任武汉大学教授、生物系遗传教研室主任的余先觉。老校友出于感激当年武汉大学对学生的关爱和培养,决定把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匿名捐赠给母校,并将捐赠项目命名为“余先觉生命科学教育基金”。

该基金每年支出400万元,用于支持生命科学学院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人才引进项目,以及学生奖助学金。其中,对被纳入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数据库的本科生,提供大学四年全额学费。

1月19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位教师向南都记者透露,匿名捐赠的老校友正经营一家企业,但“并非什么富翁,7800万是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

微信图片_20220119141222.png

余先觉先生晚年。

据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消息,余先觉的孙女余丽也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她记得,老校友最初直接联系她匿名捐赠时,“很意外,也非常感动”。余丽说,“我和妈妈之前还劝过,但校友说这是他多年的夙愿。”

匿名捐赠的老校友表示,余先觉先生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以及对祖国浓烈的热爱,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资料显示,余先觉193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在加州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取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决然于1949年10月辗转回到祖国投身教育事业。

余丽记得,爷爷家里的学生总是来往不断,有人来请教学术问题,有人来汇报实验进展。有时到了饭点还在谈学习工作,爷爷会让家人端上一碗盖着鸡蛋的面条,一边招待,一边继续和学生讨论,“在那个年代可是相当好的食物。”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周荣家,是余先觉招收的唯一一名博士后。他回忆,1992年进入武汉大学时,余先觉已80多岁,身体欠佳。当时,武汉大学生物(遗传)学博士后流动站条件艰苦,许多研究几乎从零起步,余先觉给予学生自主权,教导学生要有开创精神,“这对我以后的学术道路带来了很深的影响。老先生做人非常低调,但学术做得非常好。”

周荣家记得,余先觉还曾专门叮嘱他,“要先做好人,再做科研。”匿名捐赠的老校友正是他的学长,听闻义举他“很激动”,“绝对是受了余老师影响,这就是典型的余老师的学生!”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实习生 何嘉豪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