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半受访者计划就地过年,观看冬奥会成为春节特别安排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民调
原创2022-01-20 19:06

南都民调LOGO.png

春节临近,回家过年再次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多地散发的新冠疫情,以及各地基于防疫需要的“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倡导与要求,让公众春节出行计划与过节方式选择变得更加谨慎与理性。疫情下的第三个春节,大家最想选择在哪儿过年?春节假期如何安排?为了解今年春节的公众回乡意愿与过节安排,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1月1中旬发起问卷调查,并于近日发布《2022年公众春节安排意愿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六成半受访者打算就地过年,近三成受访者打算回家乡过年,近三成在外工作的受访者因疫情取消回乡计划。回家乡过节的受访者主要为了和亲友团聚,以及回乡过节年味更浓;就地过节的受访者主要出于防疫考虑。超七成受访者除夕夜打算在家吃年夜饭抢红包,超六成受访者首选线上拜年。对于今年春节特别的安排,超三成受访者计划观看冬奥会,三成人计划改变造型迎接新的一年。

春节回家意愿:

只有近三成受访者打算返乡过年,较去年高出3%

今年春节计划.png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情结,然而近期国内多地报告本土病例,为春节出行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在距离春节假期只剩10天,大家打算在哪儿过年?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半受访者选择就地过年,其中46.90%为“本地人就地过年”,18.32%为“外地人就地过年”。此外,29.91%的受访者打算回家乡过年,另有少数受访者打算外出旅游。相较于去年春节前夕的同题调查,今年选择回家乡过年的受访者比例略高3.28%。

从不同身份来看,受访的企业员工与学生选择回乡过年的比例更高,均超过三成;而受访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员工选择就地过节的比例更高,达七成半。

受访者欧阳先生在广州某事业单位工作。他向研究员透露,“虽然单位还没发出书面通知,不过近期各地疫情不断,我有预感今年仍会要求所有员工留穗过年。”这已经是欧阳先生第3年独自留在广州过年了,他特意提前和家乡的父母报备,由于疫情是不可抗力,他的父母都非常理解。

而受访者温小姐今年则选择回家乡清远过年。温小姐和丈夫一起在广州经营一家杂货铺,两人已在广州定居多年,近两年由于疫情都选择在广州过年。说起今年决定回家过年的原因,温小姐表示,因为在清远的父母近年身体状况不佳,父亲去年更因为心脏问题曾经入院,所以这个春节一定要回家陪陪父母。虽然近期省内深圳、珠海等地都有散发病例,但温小姐认为目前广州和清远暂时还算安全,“如果到时情况有变,我可能会考虑提早返乡”。


逾三成外地受访者超两年未回家过年,近三成因疫情取消回家计划

963x633_61e9341cef7bc.png

1096x710_61e9341cefdd4.png

调查中,不少受访者像欧阳先生和温小姐一样,受疫情等影响连续几年没能回家过年。数据显示,分别有21.10%与22.34%的受访者表示已有一年或两年没回家过年,还有超过一成受访者表示超过三年没有回家过年。

问及疫情对今年春节安排的具体影响,近三成在外工作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因疫情取消回家计划,其中15.50%购票后打算退票或已退票,13.17%取消了购票计划。另一方面,六成半受访者未受影响,其中44.83%表示照常回家,11.17%表示原本就不打算回家。此外,14.33%在外工作的受访者尚不确定是否改变回家计划。

受访者郭女士在目前深圳工作,因疫情影响推迟了春节回家乡办婚礼的计划。郭女士和老公分别来自广东湛江和湖北黄石,两人原本计划春节前回湖北举办婚礼,再按照习俗回湛江办娘家宴。但受近日广东省内疫情的影响,郭女士举办娘家宴以及娘家人去湖北参加婚礼的计划都取消了,原定于腊月廿六举办的婚礼也推迟至大年初五。

郭女士表示,现在深圳疫情尚未清零,自己也不确定能否如期回湖北办婚礼,“其实我和老公因为疫情的缘故,都不太想回老家办婚礼。但是公公婆婆非常希望我们能回去,为婚礼做了许多筹备工作,并打听了当地的防疫政策,确认我们回去不会被隔离。”为了尊重长辈的安排,郭女士决定再观望一下,暂时没有退票。

受访者回乡过节主要为了团聚和年味,就地过节主要受疫情影响

回乡过节原因.png

回家过年不仅是传统习俗,也是无数游子的情感寄托。问及受访者回乡过年的原因,59.73%的人表示很久没回家,想与亲友团聚;54.25%认为回家过节年味更浓。还有超四成受访者表示想念家乡的美食、对防疫工作有信心以及出于传统习俗的原因;超三成受访者表示漂泊在外感到孤单或是家人要求回家过年。

来自广东茂名的余小姐目前已成家,并育有两个孩子。“一个3岁,一个1岁2个月,因为我们在广州工作忙,也没有买房,孩子都留在老家给爷爷奶奶带,只有春节或国庆这种长假才有时间回老家陪伴孩子。”为了和孩子团聚,夫妻二人每年春节不管多艰难都会回老家过年。“每年都盼着过节,老家房子很大,在家陪老人说说话,陪孩子玩一玩,让人感到放松和享受”,余小姐期待地说道。

就地过节原因.png

想回家的原因各式各样,而选择就地过年则大多由于疫情因素。选择就地过年的外地受访者中,52.99%表示受疫情影响,就地过节更安全,占比远高于其他原因。其次,24.36%表示仍需工作或学习;19.66%表示习惯在外过年。此外,工作地或家乡是中高风险地区、家人过来团聚以及避开繁琐礼节与父母亲友催婚催育等尬事也是超一成受访者选择就地过年的原因。

家在广东深圳的张同学目前就读于暨南大学,她今年寒假计划留在广州过年。这是张同学第一次不回家过年,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影响,另一方面是为了参加毕业实习。张同学表示,身边有不少来自境外的同学因为疫情无法回家,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实习、备考等个人因素选择留校过年。“学校有为留校同学举办过年的活动,我第一次参加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据说后面还有包饺子和写春联的活动,都很令人期待”。张同学偶尔会和其他留校过年的同学一起吃饭。她的室友也考虑留在广州过年,如果两人都下的话,打算年夜饭一起去吃火锅。

六成半受访职工所在单位鼓励就地过节,近六成受访学生提早放寒假

1121x696_61e9344fb3016.png

1088x682_61e9344fb6577.png

目前,全国已有多地明确部署疫情防控措施,提倡“非必要不返乡”的同时,广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苏等地还出台了就地过年补贴保障政策,让民众安心过年。调查中,六成半受访职工表示所在单位有发通知鼓励员工就地过节,其中40.50%的受访职工表示就地过节员工有额外补贴/物质支持。

学生放假方面,《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指出,优化调整学校寒假放假时间,错峰安排春季学期开学返校。受访学生中,58.86%的人表示所在学校提早放假,24.57%表示学校安排有分批次离校,17.14%表示有鼓励大家就地过节。另有部分延迟放假、不放假或是未受影响。

来自湖北仙桃的受访者刘先生目前在广州工作。他表示自己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希望能回,“但要看疫情形势和防疫政策”。刘先生所在单位对于跨省出行有要求,一个是提前申请,领导审批,二是要报告出省的时间和回程的具体时间。同时,张先生的孩子就读的学校也要求上报具体的出省时间和返回时间、出行的目的地。根据往年的经验,刘先生认为单位也会为留穗的外地员工发放过节慰问品。

春节假期安排:

近八成受访者除夕打算在家吃年饭看春晚,超六成人首选线上拜年

952x626_61e934604bb51.png

1122x875_61e934604baa4.png

无论是选择就地过年还是回家乡过年,除夕夜都是春节极具仪式感的时刻。大家打算怎么过除夕?调查结果显示,77.08%的受访者打算在家吃年夜饭、看春晚,占比最高;其次有61.06%的受访者打算在线拜年、抢红包;39.29%的受访者打算在家打麻将、打牌或者玩桌游。而选择出门逛街买年货、看电影、去酒楼吃年夜饭的比例均未超过两成半。

与此同时,问及今年春节和亲友的首选拜年方式时,61.77%的受访者首选电话、微信、QQ或Email等方式线上拜年,远高于首选面对面拜年的比例(26.99%)。对比来看,去年同题调查首选线上拜年、面对面拜年的受访者比例分别是69.75%、20.50%,今年选择当面拜年的比例有所提高。

受访者陈先生2021年底刚刚结婚,说起除夕夜的安排,他表示会带老婆回佛山和父母吃团年饭,初二再回广州向女方长辈拜年。陈先生说,因为今年各种线下的新年活动都已经取消,所以春节预计都是以拜访亲友为主,不会有其他特别的安排。

而选择就地过年的受访者欧阳先生则表示,由于自己是独自租住,在广州也没有关系特别好的朋友,暂时还没想好怎么过除夕。参考往年经验,应该还是线上和亲戚拜年,剩余的时间就宅在家里打打游戏看看书。

女性受访者春节更想改变造型,三成半计划相亲受访者表示是被迫接受

800x623_61e9347511ae9.png

1119x500_61e9347509baf.png

今年春节假期,恰逢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精彩的冰雪运动赛事将为春节增添不少别样的年味。调查中,32.30%的受访者将观看北京冬奥会作为今年春节的特别安排。

除此之外,说起今年春节的特别安排,31.15%的受访者表示打算改变自己的造型(如做头发、美容),以新形象迎接新年;分别有28.94%和28.85%的受访者打算去见同学老友或给家人准备惊喜。交互分析发现,男性受访者选择独自在外过年的比例更高,为16.46%,女性受访者更想改变自己的造型,占35.93%。

有趣的是,部分受访者表示今年春节期间会涉及见家长(11.33%)、表白/求婚(7.61%)、相亲(6.55%)或结婚(6.37%)等安排。进一步问及相亲情况时,35.1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更多是被迫接受相亲安排,33.78%表示是主动要求的,还有22.97%表示两者都有,8.11%表示说不清。

对受访者周周来说,今年春节的特别安排是带女朋友回家见家长。周周是四川人,目前在重庆工作。周周说,重庆和四川虽然很近,但平时工作忙,一年也回不了几趟家,去年春节因为疫情和工作的原因也留在了重庆就地过年。“和女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她是重庆本地人,我前两个月已经见过她的父母了。今年春节希望带她回我家看看,我也能多陪陪父母长辈。”除了带女友回家之外,周周还打算春节在家秀秀厨艺,“最近两年厨艺长进了,希望能为家人做做饭。顺便把家里的网线和路由器换了,家里长辈爱刷短视频,给他们升级一下网速。”

80后受访者最怕讨论收入,90后更想逃避婚姻话题

逃避的话题.png

春节回家,难免面临亲戚们各种“催”和“问”。问及春节期间最想逃避的话题,“月收入/年终奖有多少”一项占比最高,达40.27%。其次,“做什么工作”“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结婚”“买房了吗”也是超两成受访者想要逃避的话题。

交互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在春节期间面临着不一样的“灵魂拷问”。60后受访者最想逃避讨论“退休金多少”,占45.45%;70后、80后受访者最想逃避回应“月收入/年终奖有多少”的话题,分别占42.11%、45.71%;90后受访者想逃避讨论“什么时候结婚”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占34.09%;而00后受访者更想逃避讨论“学习成绩怎么样”“班里排第几名”的话题,各占49.54%、44.50%。

受访者李先生告诉研究员,由于自己年近30仍单身,被催婚多年,每次回老家都会被长辈问“你相亲怎么样了”“怎么还不定下来”,而爷爷催婚的口头禅更让他记忆深刻,“人过三十无少年啊!”。李先生表示自己对催婚话题已经产生了“抗体”,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而真正让他感到有压力的,是讨论学历、工作、收入等话题。他说听到亲戚提起“谁谁谁当了公务员可好了,福利待遇好还升迁有望”“谁家的孩子考上了西安交大研究生,毕业后月收入三万”等话题,他心里总会“咯噔”一下,这种对比让他暗自伤神。

而对于95后受访者周周来说,春节无论和长辈讨论什么话题他都想逃避。周周说自己“是个老实巴交的宅男,比较社恐,特别是不会和长辈打交道,他们问啥问题我都觉得怕。”80后受访者何先生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觉得春节大家聚在一起总得聊点什么,比如工作、工资、孩子,“有人过得好,有人过得一般,都是正常的,只要自己看开点就没事”。

期待欢乐假期,过节防疫两不误

1019x721_61e9349ed2483.png

990x701_61e9349ed6ab3.png

总的来说,受访者面对春节的心情主要是期待、高兴和放松,占比分别为54.60%、47.08%、46.81%。此外,有超两成受访者表示担心,超一成受访者表示着急或烦躁。纵观本次调查结果,疫情虽然影响了不少人过年回家的计划和春节活动安排,就地过节与居家线上活动成主流,但不管是就地过年,还是回家过年,人们对春节的期盼、对团圆的渴望以及对家人的感情始终没有改变。

想要过好年,疫情防控也不能松懈。调查中,超九成受访者表示较为关注春节防疫工作,其中60.71%表示非常关注,30.53%表示比较关注。春节即将到来,如果你计划回家过年,那么记得多留意当地防疫政策,按要求提前做好核酸检测,保住“绿码”,安心过好年。

调查概述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1月6日至1月17日开展本项调查,通过网络推送和实地拦截访问,采集1017份问卷。其中男性受访者占50.00%,女性受访者占50.00%;从年龄段来看,90后占50.35%,80后占21.68%,00后占19.29%;从受访者的情感状况来看,单身受访者占38.50%,已婚已育的受访者占28.58%,恋爱中的受访者占22.74%,已婚未育的受访者占9.20%;从居住地来看,40.62%的受访者在广东工作生活,6.35%在浙江,5.51%在上海,5.04%在北京;从家乡所在地来看,29.13%的受访者来自广东,6.16%来自浙江,分别有5.88%和5.51%的受访者来自山东和河南。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社会群体与公众心理研究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文轶然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文轶然 麦洁莹 李伟锋 涂长芳 沈红媛

实习生  向子欣 伍咏欣 彭静茹 吴昊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咩事微信公众号

编辑:文轶然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网络中国节·春节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