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累,让我多采会儿”,疫情之下深圳有这么一群人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健事
转载2022-01-21 18:22

1月8日,在深圳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深圳禾正医院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医疗队火速集结,首批召集到的医疗队共有83人,从接到命令到集结出发,总共不到4个小时。

1079x719_e759589928dd2c79.jpg

这支临时组建的核酸采样医疗队伍中,有的连续工作了24小时,有的放弃了休假,全部主动自愿加入到抗疫的“战斗”中。他们大多数人员参与了多次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拥有丰富的核酸采集经验。

截至1月12日,深圳禾正医院分批派出医护人员262人次,投入到26个临时核酸采集点的“战场”,共采集核酸样本107774人次。他们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南山区、罗湖区的各个社区街道,与看不见的病毒赛跑。


“我有经验,我先上”

早在1月7日疫情爆发当天,急诊科周胜亮主任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社区核酸采集任务,是首批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之一。“我有经验,我先上!” 周主任表示,“作为医务工作者,疫情当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冲在最前面”。

1079x853_a3e22168c51ce410.jpg作为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咨询专家,周主任参与2003年非典、2005年禽流感、2008年汶川地震等重大灾情的医疗救援工作,具备丰富的流行病应对处置经验。周胜亮主任是继深圳禾正医院挂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医院”之后首批派驻深圳禾正医院的专家团队之一,也是急诊科的科室主任。据了解,消化内科主任洪军波、心内科主任文通等一批专家和医护人员也都积极地参与了此次大规模核酸采集任务。

1000x1377_91fd7126f457c545.jpg


“我不累,让我再多采会儿”

1月8日是“战斗”打响的第一天,临时集结的医疗队伍被分成若干个“小分队”,分别奔赴街道社区各个“主战场”。

一次性采样器成为了他们手中的“武器”, 撕开采集棒,抬手,伸向市民咽喉部,轻微刮擦,将采集棒的头部剐蹭到试管……这套标准流程动作,禾正医护人员们不知重复了多少次,已形成肌肉记忆。

700x970_45e1676ca684ecee.jpg

“我不累,让我再多采会儿!” 这是新的人员去接替队友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每隔1小时的换岗时间到了,大家都不愿意停下来休息,想争分夺秒地在最短时间内采集到更多的核酸样本。尽管临时核酸采集点都准备了椅子,医护人员们为了让居民们采样更舒适,都选择站着采样,一连几个小时不断地弯腰、起身,重复相同的动作,腰部很容易受累。

1080x1619_d609053928dd2c79.jpg

采集现场,大家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干劲十足……脸颊被口罩勒出伤痕、防护服密不透风、衣服被汗水浸湿,从凌晨到深夜,都无法阻挡他们战胜疫情、守护社区居民健康的决心。


一个小小举动,温暖一群人

遇到咽喉部比较敏感、多次采样失败的居民,禾正医疗人员总是第一时间安抚情绪,耐心教导配合核酸采集的方法,直至采集成功。对于年老体弱、孕妇、儿童及行动不便者,各个核酸采集点也都开通了特殊人群通道,优先安排为他们采集核酸样本。

1079x741_482437ea14bfa6bb.jpg

核酸采集医疗队的辛苦,社区居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其中一名居民采集完核酸后,轻轻点亮了手机屏幕,可爱的卡通画面上展现出“谢谢”两个大字。“瞬间好感动,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高压氧科护士长舒丹表示,“一个小小举动,温暖了我们一群人。”她甚至没来得及回应这位居民的暖心举动,后面等候采集的居民又排上来了。

夜幕悄悄降临,现场排起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核酸采集任务仍然艰巨。深圳冬天的夜晚比较寒凉,几乎所有的临时核酸采集点又都是搭建在户外,防护服下的医疗队员们冷得忍不住瑟瑟发抖。为了让附近居民能够更便捷地采集到核酸,禾正医护人员顶着寒冷,仍然坚持奋战到晚上十一点多。

1000x667_b504925dfe9fc289.jpg

在香瑞园核酸采集点,附近好心的商户为他们送来了热茶,感谢医护人员一天的辛苦付出。“正是这一杯茶,让我们感觉这个冬季很温暖。”急诊科徐殿炜医生说道。“这样的感动瞬间,给我们更多的动力,相信一定能打赢这场仗。”

1080x731_cf3e405ca87ff679.jpg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禾正医护人员一次次圆满完成核酸采集任务,展现出了“禾正担当”与“深圳速度”,致敬为抗疫默默付出的禾正人!目前深圳疫情防控已得到初步控制,让我们一起守望相助,向光而行,等待春暖花开!

1020x1360_b9c55cd2a1d0c6e8.jpg


来源:深圳禾正医院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