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1月21日上午,2022年惠州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于加良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巧慧主持会议,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素青作工作报告。
会议现场
会议以视频会形式召开。市民政局班子成员,局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局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县(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民政局班子成员及股室负责同志、镇(街)分管民政工作同志在分会场参会。惠城区、惠东县、大亚湾区民政局在会上交流发言。
2021年成绩单
组织开展为民办实事23项
吴素青在报告中介绍,2021年,惠州市民政局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任务,坚持学史力行,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成惠州市“办实事开新局.十惠行动”涉及民政的3个重点实事项目,组织开展了23项为民办实事事项,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办实事”项目134项。
全年救助困难群众4461人次
兜牢兜实民生保障。纳入低保、特困供养保障范围的人数和发放的保障资金,分别比上年增长1.9% 、16.5%。实现对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全覆盖。全年救助困难群众4461人次,发放资金1394万元,人均救助标准3124元。
发放高龄津贴1.1亿元
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供给。制定印发《惠州市住宅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办法》。推进12个长者照护之家的建设。
全年共有79040名8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发放津贴1.1亿元、长者服务卡28377张。高龄津贴、长者服务卡可通过“粤省事”“秒批”办理。
初步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市、县(区)均成立了未成年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820元提高到1883元。
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实现“跨省通办”。市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按照国家二级标准完成建设投入使用。开通了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建立了孤残儿童医疗救治“绿色通道”。
“双百”社工站实现镇(街)全覆盖
加快发展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全市累计持证社工数达到7018人,占总人口比例1.16‰。建成76个镇(街)“双百”社工站(含管委会、园区5个),实现镇(街)全覆盖。
完成130个老旧小区“惠民空间”微改造
扎实推进城乡社区治理。顺利完成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指导各县(区)1313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完成130个老旧小区“惠民空间”微改造。完成“韶关-惠州线”、“惠州-东莞线”第四轮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全年办理建筑物住宅区命名151宗、更名5宗,销名2宗;更设或新增新式路名牌2783个。
减免减轻企业会员负担527.7万元
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全市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有3513个。开展规范社会组织法人治理暨“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开展行业协会商会领域“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减免减轻企业会员负担527.7万元。
试点建立了7个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累计达40个。市、县(区)孵化基地共签约孵化培育公益性社会组织22个。
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327人次
高质推进社会事务管理。开展“大爱寻亲•温暖回家”流浪乞讨滞留受助人员寻亲返乡专项行动,成功帮助267名受助人员找到亲属。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327人次。“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共救助街头流浪露宿者475人次。
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实现“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全市通办”。在全市范围实施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实行全市婚姻登记机关“全城通办”。
2980元“一站式”惠民殡仪服务包和特困户、低保户0元“一站式”爱心殡仪服务包,共办理1508宗,直接惠民170万元。开通了2980111殡葬服务热线。
新一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顺利开展
坚决守住民政机构不发生疫情、民政服务对象不因疫情发生挨饿受冻“两条工作底线”。
编制印发了《惠州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出“惠州民政”官方微信公众号。完成前六年驻村帮扶任务,新一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顺利开展。
2022年新征程
主动补足短板,奋力开创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会议强调,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重要一年。
全市民政系统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深悟“两个确立”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坚持“稳字当头”中确保民政系统行稳致远,在把握“国之大者”中找准民政工作定位,在破解难题中推动民政事业勇毅前行,着眼上情、着眼发展、着眼实际,顺应惠州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主动补足短板,谋划好新年度工作,奋力开创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会议部署了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重点任务。一要围绕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二要围绕兜好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着力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三要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四要围绕履行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着力推进儿童服务保障能力提质创新。五要围绕促进共同富裕,更好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六要围绕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着力推进民政领域基层治理现代化。七要围绕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着力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质量。八要围绕民政事业行稳致远,着力加强民政基层基础建设。
新的一年,市民政局将采取“定向捐赠”“设立冠名基金”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爱心人士、企业、组织参与捐赠。发展慈善信托,优化升级“惠州慈善”众筹平台。
加强慈善组织日常监管,精准高效配置慈善资源。利用中华慈善日、慈展会等时间节点和活动,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发展民政领域志愿服务组织,打造民政领域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试点工作。2022年底前全市志愿服务站点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的覆盖率达到63%。
新的一年,市民政局将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在中心城区选取1个社区试点“五社一体”城乡社区治理模式。推进实施“双百工程”,分片区建成329个村(居)社工服务点,配备社工不少于1120名,实现“一村居一社工”。
推动实现乡镇(街道)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全覆盖,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做好区划地名工作。完成惠州-河源行政区域界线第四轮联检,指导做好惠阳-惠东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第四轮联检。
新要求
突出重点难点,扎实完成惠州市民政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于加良指出,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体现着政府的责任和担当。过去一年,全市民政系统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省民政厅重点工作综合检查中获得“优秀”等次,全市民政工作值得充分肯定。
于加良要求,2022年,全市各县(区)、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盯目标任务,突出重点难点,扎实完成惠州市民政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郭秋成 通讯员 潘燕琼
编辑:郭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