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美在广东——中国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藏粤籍艺术家作品展
时间:2021年12月21日-2022年3月9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
本次展览汇集了中国美术馆馆与广东美术馆藏居廉、李铁夫、高剑父、司徒乔、关良、林风眠、李桦、古元、黄新波、胡一川、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汤小铭等主要艺术活动在广东地区的艺术家作品,展品题材多样、内涵丰富、风格迥异,较好地反映了广东美术创作的整体水平。广东美术馆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观众可以从丰富的图像中感受到真实而具体的艺术嬗变,探讨社会进程与美术创作的辩证关系,展示广东艺术家在各个时期独立思考与勇于实践的精神。
梅山在边渡——7人展
时间:2022年1月2日 - 3月3日
地点:边渡空间
边渡空间2022年首展“梅山在边渡Meishan & Where Space”,将呈现胡赤骏、郑伟、吴玮、陈雄伟、王小丁、郑义胜、刘良烨7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因地置陈,至于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悉皆涉猎,不拘一格,各有侧重。参展艺术家凡七人,风格迥异,蹊径各殊。其中,胡赤骏、郑伟、吴玮、陈雄伟、刘良烨常驻梅山艺术空间,王小丁、郑义胜的工作室亦相毗邻。七人皆深谙美食,入冬每邀同道中人,拾柴湖庐,围炉梅山,篝火夜话,自得其乐。
达观——第四届"反观工笔"全国当代工笔画学术邀请展
时间:1月15日-3月13日
地点:华南美术馆
“达观——第四届‘反观工笔’全国当代工笔画学术邀请展”邀请了来自国内各大院校、专业创作机构的蔡谨蔚、陈欢迎、丁蓓莉、洪仕星、李戈晔、梁振杰 莫玉瑜、苗彤、王伊楚、吴欣、周隽十一位艺术家的倾情支持,他们的精品力作,以群体的力量不仅展示当代全国青年工笔画的创作现状和发展态势。主办方在纵观或遍览当代中国工笔画创作的全貌与特征之下,全面地思考中国当代工笔画创作的问题与情境之后,着意于在全国挑选具有独特创作面貌的典型性代表的青年工笔画艺术家。
王璜生:氣象·公元2022
时间:2022年1月21日-2月21日
地点:当代艺术中心
“王璜生:气象·公元2022”是作为他个人2020年展览“王璜生:呼/吸”的一次回应。气象,无疑是一种新的期待,在即将到来的新年,重新观看作品《呼/吸》,用另类放大的视角,将《呼/吸》的主体放大,采用收藏级微喷的方式将氧气罐的图案制作出来,形成平面中肉眼可见的呼吸感。每一块锈斑、数字编号、缺口处都是一次新发现,似乎在重新解读艺术家的创作,进行一次2022年的重新定义。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植物景观
时间:1月21日-3月31日
地点:尚榕美术
本次展览源于1984年王璜生在珠江源头采集作为生命与情感印记保存于日记本里的植物标本。王璜生2021年重返珠江源,延续了当年的做法,采集植物标本,将它们转化为影像、绘画,以古老的水墨与拓印方式,记录下植物的物态与肌理,特殊的创作手法又使图像产生 X 光片的效果,形成更强调艺术家主观意志的植物“景观”,一方面蕴涵着对生命本质探寻追问的含义,也与同样创作于疫情期间的影像系列作品形成互文,形成了历史与当下、理想与现实、生命与记忆的对话。
出发与回归:致意珠江与广州——王璜生珠江溯源记巡回展
时间:1月22日-2月20日
地点:广州图书馆 负一层展览厅
展出艺术家1984年珠江溯源的写生、摄影、速写、写作文本等,以及重新创作的《珠江源植物图志》(2020)、《远方与河》(2021)、《骑走》(2021)、《源头/活水》(2022)、《远方与路》(2022)等新近作品。新作中,王璜生广泛使用绘画、影像、装置等多种媒介,并重返珠江源进行在地艺术考察,使用了中国古老的水墨与拓印、以及生态艺术在内的多种艺术创作手法,形成了关于珠江源流历史与当代、理想与现实、生命与记忆的并置与对话。这不仅是一次具有历史构建意义的新艺术实践,更是艺术家寻觅自我价值之路途的再次启程。
——深圳——
在工作:艺术实践中的女性——海外华人艺术家邀请展
时间:2021年12月29日-2022年3月27日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
“在工作:艺术实践中的女性——海外华人艺术家邀请展”将目光聚焦到了海外华人女性艺术群体,试图探讨当今社会劳动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本届展览的着眼点为,从农耕种植到工业生产再到智识生产,跨时代中的女性艺术家作为劳动生产力,所付出的体力、情感与智慧。通过考察她们的艺术创作,引导公众重新思考新时代的海外华人女性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为社会发展、文化交流以及知识创新所作出的努力。 展览邀请了十余位长期生活在海外或来往于海内外的女性艺术家,以影像记录、艺术表意、空间再造的多维方式,集中呈现她们的阶段性工作成果。
当下•重置 ——关山月美术馆创作院作品展
时间:2022年1月8日—2月27日
地点: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D/E 厅
本次展览是“关山月美术馆创作院”继2017年首次作品亮相之后的第五次成果总结。参展艺术家在过去的2020年和2021年,大家一起经历了艰难的疫情和经济的压力,不忘初心,用画笔记录、反映特殊时期的感受和领悟,以及通过艺术的方式重建秩序、踏上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因此我们以“重置”作为该系列展的年度主题,为深圳艺术家的创作开启一次“重置”计划,呈现艺术家在后疫情时代对艺术本体的重新思考,以及对自身创作的重新定位。
观妙入真——永乐宫的艺术瑰宝
时间:1月18日-3月31日
地点:罗湖美术馆
永乐宫的艺术之美不仅在于三清殿壁画的恢宏巨制,纯阳殿壁画的神奇妙化,重阳殿壁画的引人入胜,还在于煌煌官式建筑之壮丽、深深宫观之幽美,她宛若山河遗珍,七百余年来,静静地等待着您的到来。“观妙入真—永乐宫的艺术瑰宝”特展,就是希望将深圳这座“现代之城”融入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带您走入永乐宫艺术瑰宝的世界,见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
生·生——杨刚艺术作品展
时间:1月20日-2月15日
地点:深圳美术馆
此次展览约展出杨刚先生130件作品,内容涉及冬奥会开闭幕式、花样滑冰、冰壶、冰球、速滑、运动员等,主体为2000年至2018年杨刚先生所创作的冬奥会题材作品,主要为水墨、速写和书法。经过吴洪亮先生大力推动,此次展览成为“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重要组成部分。
——佛山——
共生的景观——第二届南海公共艺术展
时间:1月16日-4月16日
地点:千灯湖活水公园
本次展览围绕“共生的景观”这一主题,将山石树木和动物作为创作的元素与素材,深入到本地的文脉和习俗之中,对这些植根于区域文化的因素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与本地区新兴产业和技术形成共振。不管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作品,都希望与在地景观和社区环境“共同生长”,从而形成流动的而又取向多元的新的生态。
意蕴匠心——中国工美大师非遗文创概念展
时间:2022年1月14日-2月15日
地点: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临展厅
本次展览展出35位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的原创非遗文创概念作品。展览采用户外文宣方式,以精致的图片、翔实的文字、优美的画面设计,制作精美的文宣海报,广泛宣传推介各类别非遗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属性、制作工艺及方式方法等,讲好中国故事。使展览不但是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同时也是一场丰富的知识盛宴,一场有深度的文化盛宴,让市民群众充分领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非遗艺术的精彩所在,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与民族文化自信。
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悦
编辑:周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