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建议:强化技术、资本支持,助力“隐形冠军”发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01-24 19:24
微信图片_20220121173836.jpg

南都讯 近年来,“隐形冠军”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广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发掘一批创新能力强、行业地位高的“隐形冠军”企业。

1月24日,在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广州市产业招商投资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龚元发言时表示,目前广州“隐形冠军”企业存在总体实力偏弱、技术领先不足、全球拓展较弱、人才队伍不稳、资本支撑不够等突出问题,建议广州要完善遴选与培育机制,加强突出研发与技术支持,完善资本支持网络,壮大“隐形冠军”企业群。

在 “隐形冠军”企业的遴选与培育机制方面,龚元建议扩大对政府服务网络及资源的利用,联合各行业协会的力量,按照产业链进行分类遴选。针对不同阶段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精准化扶持,推动更多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整合广州科技 “小巨人” “小升规”“两高 四新”、上市企业等系列企业政策,使之延伸适用于 “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对认定为 “隐形冠军”的企业,市财政应给予一定奖励,并鼓励参与地方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制定。对 “隐形冠军”企业生产产品和设备材料,可纳入政府优先采购目录。

对于“隐形冠军”企业的研发与技术,龚元建议要加大支持力度,以确保企业在核心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他建议,优先反映或直接将广州“隐形冠军”企业的关键技术项目需求纳入财政性科研计划中予以立项支持,并推动全市科研设施和实验室等资源共享,促进各类公共科技研发平台和设施仪器对“隐形冠军”企业低成本开放。此外,他还建议,积极引导“隐形冠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盟,建立产学研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机制,提高企业开放式配置创新资源能力。

截至2019年,广州市现有的38家 “隐形冠军”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远远低于工信部所公布的冠军企业平均营收规模。龚元提到,调研中许多企业都提及资金短缺问题,特别是处于新兴产业领域的冠军企业前期研发投入一般较大,而财政资金往往采取 “后补助”方式,这使得企业在技术攻关时缺乏有效支持。

对此,龚元建议优化整合政府投资母基金,引导科技创新类和产业发展类母基金优先向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提供强有力、可持续的资本支持。此外,还可以联合国内产业巨头筹建市场化投资基金,强化巨头与“隐形冠军”企业和产业链中下游的协同及支撑,强化资本对企业 “加速器”功能。

统筹:南都记者 夏嘉雯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刘安琪 实习生陈曼榆 杨林莹 温文熹 肖怡然

编辑:刘安琪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都专题】聚焦2022广州市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