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一直保持通关的陆路口岸如何做到新冠疫情零感染?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2-01-25 10:25

“通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凭祥市外贸进出口总值预计完成1540亿元,同比增长24.39%。其中,跨境电商完成24.16亿元,同比增长10倍。”2022年广西“两会”期间,凭祥市市长武晓辉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凭祥口岸经济的成绩单。

不仅进出口总额逆势上扬,凭祥的友谊关口岸作为全国唯一一直保持通关的陆路口岸,在新冠疫情持续至今的2年多来,辖区保持着“零病例”“零感染”。

这是如何做到的?背后秘诀是什么?

南都记者了解到,广西友谊关、东兴口岸采用“代驾制”这种类似于“冬奥泡泡”的防疫闭环模式,创新实现出入境司乘人员、口岸作业人员闭环管理。中国或越南车主在口岸前停下,不进入防疫闭环,而是换上接种了疫苗且每2天1次核酸检测的中国代驾司机来运输。代驾司机按照指定路线把进出口货物运到中越的货场交货,再乘坐指定转运车辆回到指定居住酒店隔离,整个过程实现车主与口岸“零接触”,既做到“外防输入”又确保了货物畅通。

02.jpg

广西北投集团凭祥保发公司员工为越南入境司机测量体温。

全国唯一一直保持通关的陆路口岸

友谊关口岸保持“零感染”“零病例”

广西边陲凭祥市,与越南谅山接壤,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境区内有友谊关口岸(公路)、凭祥口岸(铁路)2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二类口岸,5个边民互市点,是广西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边境口岸城市,也是中国通往越南及东南亚最大和最便捷的陆路通道。

2021年以来越南疫情的反扑使得凭祥市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其中,友谊关口岸是中越贸易最大陆路口岸,货物进出口量占广西边境口岸六成以上,也是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唯一一直保持通关的陆路口岸,因此成为广西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

既要“外防输入”,又要保持货物畅通,友谊关做得怎么样?

最新“成绩单”出来了:2021年友谊关口岸进出境车辆42.27万辆次,同比增长22.75%;进出口货运量372.97万吨,同比增长30.07%。出口总额实现逆势上扬。而包括友谊关在内,广西边境口岸最大的投资运营企业广西北投口岸集团,实现各运营口岸园区进出境车辆总计超62.43万辆次,单日进出境车辆峰值近1700辆次。

不仅如此,在疫情防控方面,实现投资运营的凭祥综合保税区(友谊关口岸)、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和东兴二桥口岸三大口岸园区疫情“零感染、零病例”。

03.jpg

广西北投集团凭祥保发公司员工检查司机健康码。

中越跨境口岸“代驾司机”

统一隔离居住,每2天做1次核酸检测

口岸辖区新冠肺炎疫情本土“零病例”,输入病例“零感染”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或许可以从凭祥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符小南的日常工作中窥见一二。

“友谊关组,今日入境人数有多少,是否已经落实转运”“车辆调度组,请再核实一遍入境人员信息和对应酒店是否已经全部落实。”作为防疫交通协调组的负责人之一,符小南电话调度完,放下手机又问“代驾司机集中居住酒店有人值守了吗?”

南都记者注意到,“代驾司机”成为凭祥市友谊关等口岸的一项创新举措。边境口岸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广西交通运输部门落实公路口岸出入境运输“货开客关”总要求,暂停了国际道路的旅客运输,只在东兴、友谊关口岸接运入境人员,一般贸易也主要在友谊关和东兴口岸开展。自2020年4月起,友谊关、东兴口岸实行代驾制,在卡口设置司机之家和综合执法点,实现司乘人员闭环管理。

为什么需要代驾司机?哪些人能成为代驾司机?怎么确保他们的健康?

据了解,代驾司机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四个指定”(指定货场、指定线路、指定转运车辆和指定居住酒店)和“两个100%”(100%疫苗接种、100%每2天核酸检测)要求。其中,指定货场方面应急启用了10个指定货场,作为出境车辆指定停车场和入境车辆指定过驳消杀货场;指定酒店方面指定9个酒店作为代驾、货代人员的集中居住酒店。

“按照以前正常的通关模式,越南司机可通过友谊关口岸直接到凭祥市区的指定货场卸货,中国司机则是开到越南货场卸货。考虑到越南疫情反复,当时就提出来不允许司机自己开车到越南货场去,所以就组织一批代驾司机,而且这批代驾是隔离的。”凭祥综合保税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保税区运营部副经理朱厚冬向南都记者具体介绍了代驾司机的工作流程:国内的司机到了口岸前,就得下车,由代驾司机按照指定的路线开到越南交货。回来后,车的表面和驾驶室都要经过消毒完才能交还给车主。出去的代驾司机统一隔离居住,由相关部门在指定的居住酒店进行健康管理。

至于进口,朱厚冬表示,目前按照国务院的文件,外籍司机不入境,因此以前进口模式下越南司机要进来也行不通了,现在车辆也得在友谊关口岸前面停下,经过口岸中检消毒完后,换成中国的代驾司机。这样货物能进来,也实现越南司乘人员与园区工作人员、装卸搬运工人“零接触”。

01.jpg

执法人员在凭祥综合保税区对入境运输车辆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全国首个边境口岸智慧园区

车辆进出友谊关卡口效率提升80%

受疫情影响,口岸面临着通车量高位运行、滞留车辆增多和滞留时间延长等问题,广西除了将防疫关口前移、实施指定中国代驾司机的新举措外,还通过多种措施保障通关效率,并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减少人员的接触。例如优化交通流线,进口、出口车辆行驶路线分离,以及加速新通道建设。随着凭祥综合保税区(友谊关口岸)左辅山隧道的开通,将有效解决园区拥堵问题。

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疫情防控和通关效率。自疫情暴发以来,广西北投口岸集团加速推进数字口岸智慧化园区建设,打造全国首个边境口岸智慧园区,业务实现从“线下跑”到“网上办”的巨大转变,并相继完成友谊关口岸电子沙盘、智能监控系统、智能导引系统、智能云交互系统及海关智能查辅系统的开发测试,强化边境口岸高风险区域相关作业人员追踪排查,通过智慧口岸系统实现园区内人员可溯源、可追踪,实现作业人员闭环管理。

例如,友谊关口岸启用无人值守地磅系统,引入广西边关首例信息化智能通关系统。如今在口岸卡口前,车辆入园时不用刷IC卡车牌就能被自动识别。入园后不用工作人员指挥引导,车主通过LED大屏幕和语音播报,就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去往哪个方向。此外,及时上线卡口自动测温验放管理系统,因此车辆进出卡口效率提升了80%。

在做好人员闭环管理的同时不忘人文关怀。修缮凭祥综合保税区(友谊关口岸)“工人宿舍”,在满足海关查验平台冷链搬运工人集中居住要求的前提下,保障工人住得下、管得住。


南都见习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