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配置优质高中师资,穗将建 “高考综合改革”教研联盟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2-01-26 10:28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到,新任校长主要从人才库中择优选拔;逐步建立“市域统筹,以市为主”的“高考综合改革”教研联盟,柔性配置全市优质高中教师资源。

建立后备校长人才库

校长的创新和引领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规划》表示,将推动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落实各学段校长专业标准规定认知资格条件要求。建立中青年校长和后备校长培养制度,建立完善后备校长人才库,新任校长主要从人才库中择优选拔。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按照省统一部署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校长职业发展空间,支持校长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同时,加强名教师队伍和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建立名教师培育、引进、激励以及“培用结合”机制。

柔性配置全市优质高中教师资源

优质高中教师资源将进一步合理配置。《规划》称,要加大教师资源调配力度。深化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促进优质师资均衡配置。逐步建立“市域统筹,以市为主”的“高考综合改革”教研联盟,柔性配置全市优质高中教师资源,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选课走班教学的需要。鼓励教育集团统一组织教师公开招聘、教师培训和跟岗实践、校本研修,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集体备课、联合教研、合作科研、教学竞赛等,对成员校校级干部、中层干部、骨干教师、新入职教师等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培养,充分激发教师积极性。在集团范围内加强教师资源调配,扩大优质师资覆盖面。

教师参加课后服务作为职称评审重要参考

教师职称制度将改革完善。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审标准,细化符合不同岗位特点的评价指标。稳步推进中职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探索研制教研员队伍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标准。加强对高级及以上教师的聘后管理和使用,研究制定聘后目标考核制度。探索建立高水平教师岗位奖励机制和服务期限制度。鼓励教育集团建立教师职称统一推荐评审制度,激发集团化办学活力。

完善激励保障制度。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在规模和数量上积极与国家和省对接,建立完整的荣誉表彰体系,重点奖励并多渠道宣传表扬教学一线教师。完善义务教育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两个不低于或高于”,优化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作为职称评审、表彰奖励和绩效工作分配的重要参考。落实特殊教育津贴和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将保障民办学校教职工合法权益纳入学校年检体系,落实民办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享有与公办教师同等权利

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

此外,在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方面,将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综合育人、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坚持公平公正,突出考核教师师德表现、工作绩效和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度,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述评情况、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突出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市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畅通,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合理,教师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健全,教师社会地位更高,教师职业吸引力更强,教师职业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建成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广州样本、广州模式。

编辑:梁艳燕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