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滨海廊桥春节开放,邀你“上天入地”尽览都市美景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2-01-27 16:03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春节临近,深圳市民又添游玩好去处。位于宝安中心区的滨海廊桥,将于春节期间正式开放地面及二层空间。集浪漫与生态于一体的滨海廊桥,是由宝安区委区政府打造的重要民生工程,它是全国首个“空中、地面、地下”三位一体城市连廊,对标纽约高线公园的“带状公园”,也是前海湾首个连城达海的慢行系统。

5751643264286_.pic.jpg

滨海廊桥位于宝安中心区核心地带,主廊全长约1.5公里,支廊约0.5公里,分为地上、地面、地下三层,公共绿地面积共计4.19万平方米,犹如一条穿行于绿海中的白色巨龙。其北起宝安体育场,东连宝安图书馆,南至欢乐港湾,跨越9个地块,空中跨越6条城市主干道,与地铁11号线、规划28号线相接,与地铁5号线、规划9号线相邻。

串联起宝安多个重大基础设施,滨海廊桥在高密度核心区域形成步行友好,交通便利的三维城市公共空间,打造集生态、观景、服务、艺术、交通为一体的创新城市复合空间,实现宝安中心区海城相连。

穿行交织的边界,跨越现实与想象

沿着廊桥行走,可以在宝安体育场入口的观景大台阶上,欣赏特色树阵;可以在栽植了大量乔木的桥体之间,体验“丛林穿梭”;置身桥段观景塔,可俯瞰海滨文化广场景观,看着沿途凤凰木、风铃木;浑然一体的植物山林,形成一处城市中央的湿地山水花园,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在不经意间,一抬眼就能看见“湾区之光”摩天轮。

宝安滨海廊桥有13处景观节点,9大特色区段,8种植物主题,8个下沉广场,6段特色地下街道,外似一道桥,内是一座城。宝安滨海廊桥集生态、观景、服务、艺术、交通于一体,站在滨海廊桥上俯视周围,桥下车水马龙,沿途绿意盎然;走过廊桥,林荫廊道、空中花园、阳光草坡,特色别致景观映入眼帘;从桥下仰望,便能看到周边种植了许多开花乔木;站在远处望去,竟有置身疏林花海的感觉。

绿林廊作为连接宝安体育馆的起始端,采用弧形的标志性桥身设计,半透明的金属板网构筑桥身,既保证了桥体气质,也给行走其上的人带来非凡的城市视野。

花木廊立意为“城市的花木林地”,通过搭配凤凰木、风铃木等不同植物,形成花树广场,营造出一个永不落幕的“四季花园”。置身桥段观景塔,可俯瞰滨海文化广场景观。

山水廊通过下沉广场高差,以植物山体联系地下和地面,从而搭建起浑然一体的植物山林,形成一处城市中央的湿地山水花园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绿景廊通过立体的种植池,打造特色植物花园,形成立体漂浮景观。既设置廊桥景观,也提供足够的遮阴休憩设施,创造了一个绿意盎然的立体社交空间。

艺术廊连接欢乐港湾,以弧形桥身结合多样地形与地下空间,形成公共艺术走廊,构建了一处艺术爱好者交流分享的公共空间一个艺术主题城市活动展示的舞台。

800x1313_61f23a40ab61d.jpg

800x1200_61f23a40a6500.jpg


有人在这里求婚,廊桥见证市民的幸福生活

网友“小cchoi”是第一个在“湾区之光”摩天轮上求婚的人。网友“小cchoi”表示,自己家住摩天轮附近附近,当确定这里真的要建摩天轮后,就决定要在摩天轮求婚。待到摩天轮初见雏形,他就联系了欢乐港湾有关负责人,希望能成为第一个在“湾区之光”摩天轮上求婚的人。他回忆求婚当天是个阴天,天气并不好。但他认为,“生活中不完美的开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共同努力,为达成完美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摩天轮下的滨海廊桥即将开放,网友“小cchoi”表示,“这里曾经见证我的幸福,滨海廊桥建成之后,让我对这里多了更多的期待,期待以后的生活可以越来越幸福。”

“宝安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从全龄友好包容的角度出发的。”提及宝安生态环境变化,市民李铭看到的是,不管是公园、小游园,还是微绿地,生态品质和数量都有很大提升。同时,公园的绿色生态资源也正和市民生活的社区实现无界融合。

这些变化都是可感知的。比如,早晚跑步,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公园或绿道;公园里为小朋友设置了完善的游乐设施;天更蓝了,空气质量更好了,家里老人也喜欢在冬季外出运动了;利用城市绿道和慢行系统,可以实现工作、家庭的无缝转换。

得益于深圳生态环境的改善,他观察到,以前身边朋友都喜欢去外地玩,但现在,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大家都更愿意待在深圳。“周末的时候在这些公园里走一走,别提多舒适了。”

在宝安中心区工作的林女士说:“公司的窗户正对着这里,我是看着廊桥一点一点建起来的。”工作之余,林女士喜欢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到滨海廊桥散步。“我的工作比较繁琐,工作时间一长就头昏脑胀的,现在公司楼下有了这么漂亮的地方,休息的时候和朋友出来走走,吹吹海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整个人都感觉清爽起来了。”林女士说。

相遇廊桥畅游艺术,艺术介入预见城市未来

滨海廊桥的特色是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首个地上、地面、地下三层立体复合城市绿廊的构想,率先建成了连城达海的慢行系统以及都市绿地复合利用的工程样板。廊桥穿越多层空间,连接了不同场所的功能,由此展示开放的城市特质,为游客带来不同的空间想象。

通过对复合公共空间的思考与在地实践,滨海廊桥成为深圳开放、共享、生态的城市空间新标杆。在文化艺术体验上,滨海廊桥项目将响应深圳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先锋创意城市的号召,运用“当代文化+数字艺术”手段,结合生态自然立体复合空间,将文化艺术、数字科技、城市服务、生态自然融为一体,打造成为一个以文化艺术为主题、以生态环保为理念、以创新型城市服务为主体、以创造国际都市滨海生活方式为愿景的都市文娱目的地,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重要的展示体验窗口。

滨海廊桥用艺术勾勒出城市不远的未来,以丰富的多样性与故事性,别具一格的明日图景,点缀宝安中心区,展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城市魅力。创想滨海廊桥,让艺术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以艺术连接人与人的相遇。

滨海廊桥构建了流畅、多元、立体的城市公共空间,集交通、观景、运动、社交等城市功能,串联城市与水岸,将滨海活力延伸至城区绿轴,致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共享、生态的城市公共空间新标杆。

采写:南都记者 刘诗豪

编辑:戴越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