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科技创新产业如何强链补链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2-01-27 16:44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科技创新是深圳产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简称《意见》),标志着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正式发布。

记者注意到,涉及科技领域的特别措施被放在第一条,从产业发展的五大方面谋篇布局,对深圳的科创产业的发展强链补链,包括创新市场准入方式建立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交易平台、放宽数据要素交易和跨境数据业务市场准入、优化先进技术应用市场准入环境、优化5G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支持设立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

深圳市市长覃伟中指出,《意见》充分考虑深圳既有的创新基础和能力禀赋,找准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关键点,打通制约高质量创新发展、制约“双循环”的中阻梗,为深圳打造高标准市场准入环境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撑。

电子元器件领域:

基于深圳优势,夯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

《意见》提出,支持深圳优化同类交易场所布局,组建市场化运作的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打造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企业和产品市场准入新平台,促进上下游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集聚融合、集群发展。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市场规模大,门类丰富,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等等。而近年来,随着物联网(IoT)、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元器件在市场上更是供不应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华强北.jpeg

华强北

深圳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镇,华强北更是被誉为“中国电子第一街”,是全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掌握着国内近五成公开市场电子元器件现货,交易市场十分活跃。业界表示,华强北的动态密切关系着全球芯片供应链的情况。

在《意见》发布不久,深圳华强公司表示,这是首次在国家政策文件中明确将分销商纳入半导体产业链予以鼓励和引导,对电子元器件全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公司将积极参与深圳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的建设。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的转换期,第四次工业革命向纵深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持深圳建立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交易平台,有利于抢占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制高点,也是基于深圳的产业优势出发,夯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的关键之举。

事实上,促进上下游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集聚融合、集群发展,深圳此前已经有所布局。去年12月25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正式迁驻深圳,这是一家兼具计算机 CPU 和操作系统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其迁驻深圳,正是超前布局电子信息产业若干关键环节,着力解决“缺芯”、“少屏”、“无脑”、“免疫力低”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基础性难题,利用自身核心能力支持全行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

src=http___nimg.ws.126.net__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225%2F5754e0f5j00r4oak6003zc000nw00elg.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refer=http___nimg.ws.126.jpeg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迁驻深圳。

此外,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2.1万亿元。显然,深圳将成为这一目标的重要支点。

数据要素交易领域:

深圳产业转型升级将提质加速

涌现出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

在数字经济时代,深圳也在大力支持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今年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正式施行。作为国内数据领域率先推进的基础性、综合性地方法律,这部条例被视为深圳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数字生活规范有序的坚实保障。

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1%以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8446.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30.5%,总量、比重均居全国第一位。

在此次《意见》中,提出要放宽数据要素交易和跨境数据业务等相关领域市场准入。在严控质量、具备可行业务模式前提下,审慎研究设立数据要素交易场所,加快数据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与流通,鼓励深圳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开展地方性政策研究探索,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信息权益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技术标准。

当前,数字经济正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深圳立法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同时《意见》进一步提出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深圳的产业转型升级将提质加速,也将涌现出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

此外,深圳正在打造“全球5G第一城”,加大5G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5G网络覆盖质量,支持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等载体建设,参与制定5G领域国际标准,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部署,为5G产业发展、行业应用提供领先的硬件基础,更好地发挥5G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意见》提出,优化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依托鹏城实验室等深圳优质资源搭建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分布式实验平台,联接国内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相关实验资源和能力,直接对接服务网络通信、网络空间、网络智能、5G、物联网等各类相关任务,加大与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等单位协同力度,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等有关科研院所需求,配合有关单位确立相关市场准入的实验标准和评估流程,降低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型基础设施在相关领域准入门槛,推动相关融合应用示范。

放宽技术应用市场准入

需加快设立若干科技类急需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

一直以来,深圳长于科技成果转化,此次《意见》还提出,优化先进技术应用市场准入环境, 利用深圳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优势,围绕先进技术应用推广,设立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

同时《意见》进一步推动放开市场准入限制,将助力深圳形成更具吸引力的市场环境,加快汇聚国内外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和高端创新要素,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强大动力,为全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先行探路。

从实验室到车间,再到市场,这个从零到一再到N的过程中,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是阻滞科技创新的因素之一。

《意见》提出的做法是,以企业化市场化方式运作,对标国际一流智库,搭建世界级先进技术应用推广平台,建立与重要科研院所、重要高校、重要国有企业、重要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创新联合体的联系机制,直接联接港澳先进技术创新资源,分步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创中心所在地设立分中心,加快汇聚国内外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和高端创新要素,全面对接产业链供应链“锻长板”和“补短板”一线需求,打破制约产业发展和创新要素流动的信息壁垒和市场准入限制,推动先进创新成果直接应用转化。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提出支持设立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加快设立若干科技类急需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建立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设立登记通道,按照“成熟一家、上报一家”原则报批。抓紧推动设立条件已具备的国际组织。支持深圳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培育发展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的政策措施,允许进一步放宽会员国籍、人数和活动审批,为国际会员参与科研交流提供入出境便利,参照国际通行标准确定会费收缴额度和雇员薪酬标准,建立与国际标准相适配的认证和测试体系。

“进一步推动放开市场准入限制,将助力深圳形成更具吸引力的市场环境。”覃伟中认为,《意见》将加快汇聚国内外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和高端创新要素。

采写:南都记者 程洋

编辑:戴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深圳成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将如何发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