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接下来怎么反?国家规划:加强平台经济、医药领域执法

南方都市报APP • 反垄断前沿
综合2022-01-30 11:14

1月27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国内市场监管工作的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其中包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

屏幕快照 2022-01-29 下午8.31.46.png

国务院发文。

南都记者注意到,《规划》要求在规范市场秩序中推动发展,在维护公平竞争中增强创新动力,并围绕两个统筹目标”制定了多项具体任务,以提升竞争监管能力、优化市场竞争生态。

加强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执法

为统筹提升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能力,《规划》明确完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则。深入贯彻《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加快推进反垄断法修订,完善以反垄断法为基础、法规规章为支撑、指南为配套的反垄断规则体系,增强配套规则的适用性。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规则愈发明晰,有助于划清垄断行为底线,提高市场主体的预期。《规划》还要求,提高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健全市场总体竞争状况评估机制,适时发布评估报告。

在提高竞争执法水平方面,《规划》也指明具体方向——加强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强化公共事业、医疗、药品等领域竞争执法,预防和制止不合理收费、指定交易、搭售商品、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行为。

为增强监管及时性和有效性,《规划》提出健全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定期研判制度,完善法律分析制度,强化重大案件经济学分析。加强竞争监管与知识产权保护衔接协调,强化对滥用标准必要专利的反垄断规制。

根据反垄断执法特点,《规划》明确创新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加强授权执法管理。强化行业管理、反垄断执法和司法衔接。加快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理论研究和专家队伍、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为统筹优化线上线下市场竞争生态,《规划》提出引导平台经济有序竞争。完善平台经济相关市场界定、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等分析框架。推动完善平台企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强化平台内部生态治理,督促平台企业规范规则设立、数据处理、算法制定等行为。

防止“掐尖式并购”,完善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

自2020年底,中央释放“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监管信号以来,平台经济领域释出一系列重磅案件。据南都记者统计,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通报的164起反垄断执法案例中,过半涉及互联网企业。除3起平台“二选一”案外,还有85起违法并购案、1起禁止集中案。

2022年反垄断首罚再次瞄准互联网。1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13起平台领域未依法申报实施经营者集中案,腾讯、阿里等企业合计被罚1050万元。

南都记者注意到,《规划》特别关注重点领域的经营者集中行为,提出加强源头治理、过程治理,完善民生、金融、科技、媒体等领域市场准入与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的衔接机制,落实平台企业并购行为依法申报义务,防止“掐尖式并购”。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透露完善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加快修订《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科学优化申报标准,提高审查质效。

除瞄准“掐尖式并购”外,《规划》也关注其他引发社会热议的竞争失序行为,要求创新完善重点监管规则,细化垄断行为的认定标准。

具体而言,《规划》明确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协同,统筹运用电子商务法、广告法、价格法等,依法查处“二选一”、歧视性待遇、虚假宣传、刷单炒信、大数据杀熟、强制搭售等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规划》要求强化制度保障,废除要素供给、监管规则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建立健全各类企业平等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机制。逐步研究制定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企合作、土地供应、资质标准等重点领域和行业性专项公平竞争审查规则,细化审查标准。

南都记者注意到,《规划》提及推进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加快实现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放开竞争性业务准入,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化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和竞争执法,坚决纠正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价格违法、乱收费等行为。

采写:南都记者李玲

编辑:李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