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乡村振兴“就业驿站”,打通农民就业“最后一公里”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2-01-31 10:58
南方治慧.jpg

今日聚焦:从化区人社局

南都评语:广州建立乡村振兴“就业驿站”,有其独特优势。即“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劳务品牌对“就业驿站”开展服务起到了助推作用。劳务品牌的带动,能够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1月29日,广州市首个乡村振兴“就业驿站”在从化区江埔街凤二村启动。“就业驿站”围绕“建设好阵地、使用好平台、发挥好效用”目标,联同进驻驿站的人力资源机构,通过驿站“直聘平台”,以企业招聘对口人才为方向,直接向村(居)推送企业招聘需求信息,实现招聘企业“资源库”和农村劳动力“人才蓄水池”的信息联通、精准对碰,积极组织村(居)富余劳动力招聘,达到供需匹配平衡,打造村民就业服务“直通车”。

说起驿站,人们会首先想到商业化的菜鸟驿站、公共服务的户外工作者驿站,但由政府开发的“就业驿站”还是新鲜事。之前,菜鸟驿站向社会开放站点,对“家门口就业”“小店经济”“拎包创业”等灵活就业创业进行专项扶持,但这种商业化操作代替不了政府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在“就业驿站”上有市场化不可比拟的优势。

cf1b9d16fdfaaf514113c88f1f625be7f11f7aca.jpg

据了解,“就业驿站”聚焦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围绕就业帮扶、就业技能培训、就业公共服务三大板块,以帮扶村(居)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精准对接,多渠道激发农民转移就业“聚变”效应。可以说,“就业驿站”针对乡村振兴的难点堵点,将直接打通农民就业的“最后一公里”,这一思路值得各地借鉴。

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就业创业是缩短城乡差距、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就业驿站”可以通过“送出去”“请进来”更好地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就业,促进城乡融合。

就“送出去”而言,“就业驿站”可以推进劳务输出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通过为劳务输出人员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权益保障、社会保险、技能培训、基本生活补贴等政策支持,可以使劳务输出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之路。

就“请进来”而言,随着更多农民返乡创业,“就业驿站”可以在各部门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支持下,给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土壤”,鼓励返乡创业者引导、带动更多人回乡创业和在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建立乡村振兴“就业驿站”,还有其独特优势。即“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劳务品牌对“就业驿站”开展服务起到了助推作用。据统计,截至2021年11月底,这三大劳务品牌累计培训约721万人次。以受到人社部称赞的全国知名劳务品牌“粤菜师傅”为例。广东已建成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各100个,培育了“粤菜师傅”名村10个,形成了韶关“梅岭鹅王”、梅州“玉水厨师村”等一批特色乡村文旅品牌。由于返乡经营农家乐可享补贴的创业扶持,让粤菜烹饪技能真正成为农民创业致富的过硬本领。

劳务品牌融合了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引领带动就业的能力强。劳务品牌的带动,能够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乡村振兴“就业驿站”是促进农民精准就业、稳定就业的方式,这就需要“街道吹哨,部门报到”,通过共享共管让“就业驿站”发挥出预期效应。 □ 丁慎毅

编辑:晏文龙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