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尔街到为中国队守门,“双龙护腿”的周嘉鹰想回深圳看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体育
原创2022-02-04 20:04

微信图片_20220202224656.jpg

南都讯 记者汪雅云 随着中国女子冰球队在4日下午的小组赛里击败丹麦队,夺得12年来的冬奥首胜,队内守门员周嘉鹰也因为独特的装备“出圈”了——这位为中国队镇守龙门的姑娘真的在护膝上绣有双龙,头盔上还印有“龙牙”,现得十分威武霸气,其英勇扑救的身影也给很多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连“人民日报”微博都管她叫做“中国风门将”。

微信图片_20220204195528.jpg

周嘉鹰的双龙护腿造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图片来源 深圳昆仑鸿星俱乐部

728x823_61fd14aa23c6b.jpg

她的头盔也非常有特色。图片来源 深圳昆仑鸿星俱乐部

800x662_61fd14aa2892e.jpg

事实上这位26岁的门将两个多月前还一度因伤让自己的冬奥前景蒙上过阴影,如今能代表中国队站上奥运舞台,也是她的圆梦时刻。记者也从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处了解到周嘉鹰过去四年来效力于深圳队的很多故事,而因为备战已经两年没有回深圳的周嘉鹰就说过自己非常希望冬奥会后能再回深圳,与主场的球迷们再相见。

从看哥哥训练到上场守门

周嘉鹰出生在加拿大,她的妈妈来自中国,爸爸则是加拿大人。说起与冰球的渊源,其实要归功于周嘉鹰的哥哥,在她小的时候,有一次在冰场等待哥哥结束冰球训练,刚好那里有一个守门员训练营,“我就站在那里看着守门员,心想:太酷了。!”她开始恳求妈妈带她到商店买守门员护具。妈妈后来告诉她当时的情景:“妈妈,你的信用卡可以负担给我买一套守门员护具吗?”妈妈回答她:“不能。”

当然,最终父母让步了,他们买来了守门员的护具。周嘉鹰回忆:“我太高兴了,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守门员。护具到了,我们就去了冰场,但是我们才意识到对方寄来了两条左腿的护具,我们不得不寄回。当我最终把一切都安顿好的时候,我成了世界上最快乐的孩子。”

有意思的是,周嘉鹰最初一直是在哥哥所在的男队做守门员的,且由于她非常努力,也非常拼搏,场上的勇猛不弱于男孩们,以至于男队友们一直放心地把球门交给这个女孩儿来守,这一守就是近10年,直到周嘉鹰进入大学。

名校金领敌不过梦想召唤

2012年,成绩优异的周嘉鹰进入了著名的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读书,在校期间代表校队征战NCAA共111场比赛,场均扑救率0.92。多次被联盟评为“周最佳门将”、“月最佳门将”,还曾代表加拿大国家队夺得U18世锦赛冠军。

微信图片_20220204195534.jpg

周嘉鹰毕业于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并在大学期间代表校队夺得过很多荣誉。图片来源 深圳昆仑鸿星俱乐部

不过毕业之后周嘉鹰没有继续冰球事业,而是去到华尔街工作,成为了一名投行金领。但她心中的冰球梦想却始终在召唤着她,所以当2018年深圳昆仑鸿星俱乐部对她发出了邀请后,这位华尔街精英毅然选择了加入深圳女冰,与深圳队一起追逐奥运梦想。在代表深圳女冰征战CWHL和WHL4个赛季,周嘉鹰获得过俄罗斯女子冰球联赛冠军和最佳门将称号。

“过去4年,奥林匹克就像是一个梦想:是每个人都会谈论的,但却是存在于遥远的未来,很难想象会真正发生。”她说,“现在奥运会真的来了,我会感到兴奋也有紧张。很荣耀能够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我想要感谢领导们和教练团队给了我这个神奇的机会。我非常骄傲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

“中国风”是刻入血脉的情感

这次周嘉鹰火出圈除了因为她出色的守门技术外,还因为她霸气的中国风装备,事实上这并不是周嘉鹰第一次将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装备穿在身上,这位深圳球员此前比赛里也用过类似的装备,对她来说中国文化本就是刻入血脉的一种情感。

微信图片_20220204195545.jpg

周嘉鹰的中国风装备十分霸气。图片来源 深圳昆仑鸿星俱乐部

“我们成长过程中说中文不多,我们的中国亲戚住在地球的另一头。我们去拜访过他们几次,但是我像一个外人。他们非常热情好客,但是我无法交流,那确实影响了我。那也给了我动力在大学里学习中文。”周嘉鹰接受采访时说道。

从大二开始,周嘉鹰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了3年汉语,尽管那并非是她的专业所需要的。即使是大四,通常学生们的课程负担会比较轻,她仍然参加了普通话课程学习,每周一到周五上课,周五的时候会上一个小时课,一个小时测验。“我很有动力这样做,因为我想要和自己的外公交流,他只能讲普通话。这也是我和自己的中国血统连结的方式。现在回头看,我非常高兴自己学了普通话。通过学习中文和生活在中国,我现在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连结更加紧密了。 ”

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周嘉鹰于2018-2020年在深圳生活打球,因此她也非常希望能再回去深圳看看那里的球迷。“我非常想念深圳的球迷们。自从我上次在深圳生活已经过去了两年,但是我仍然记得那些场景,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她说,“我希望合适的时候可以回去看看。生活在中国确实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度。中国文化十分广大,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传统、方言和做事方式。”

编辑:汪雅云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冬奥来了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汪雅云3.82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