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
习近平指出,斯诺夫妇积极推动了中国工合运动,为创建山丹培黎学校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铭记包括斯诺夫妇在内的国际友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真挚情谊。我对海伦·福斯特·斯诺家族多年来为发展中美关系作出的积极贡献予以高度评价。
习近平强调,希望你和基金会继续以斯诺夫妇为榜样,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近日,福斯特致信习近平主席,回顾斯诺女士为美中民间友好所作出的贡献,表示将继承斯诺女士促进美中民间友好合作精神,为美中人民交流互动搭建桥梁。
2021年8月,南方都市报、N视频曾推出“寻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后代”专题报道。受访者们深情回忆了亲人与中国共产党友好交往的故事,并以他们的所见所闻,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专题受访者就包括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Adam Foster)。
作为美国斯诺夫妇的侄孙,亚当·福斯特在接受南方都市报、N视频专访时提到,“我的姑祖母在世时,就一直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她一早就知道,中国终有一天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如果她还能看到今天的中国,一定会赞叹不已。”
此前专题视频报道。
亚当·福斯特说,人们可以通过斯诺的故事了解真实中国,这将有助于消除对中国的偏见。他向南都记者表示,“时至今日,海伦和埃德加讲述和传递真实中国的精神,依然值得人们学习。”
1928年,埃德加·斯诺来到中国,曾任欧美多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他进入陕甘宁边区,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人,写下多篇关于陕北见闻的通讯报道,并将其集结出版,命名为《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第一次向世界全面、真实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一个“红色中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则于1931年8月来到中国,随后与埃德加相识并于1932年结婚。1937年,她克服种种困难到访延安,深入采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并为他们拍照,做了大量的笔记。1939年海伦撰写的《红色中国内幕》(又名《续西行漫记》)在伦敦出版。
2021年3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呼吁,“希望并欢迎更多外国媒体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寻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