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月11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围绕种植牙等高值耗材品种的集采与使用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回应。
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耗材品种如何带量采购?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在骨科耗材方面,国家医保局去年对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进行招采,同时去年在创伤类已有河南联盟开展了招采,今年进一步延伸到脊柱类耗材。“因为骨科临床的需求很大,但是标准不一,尤其是产品的组成非常复杂,所以如何按照临床医疗的需要来形成采购产品组,这涉及到很高的技术环节,现在已经在研究方案,近日我们将跟高值医用耗材联采办进行专题研究,并且广泛听取临床专家和企业的意见,”他透露,争取上半年有一套初步的方案,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今年能够顺利进行开标。
而在药物球囊方面,陈金甫表示这涉及到心内科重要的耗材。“前年招采支架以后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支架使用量上升,达到协议采购量的1.6倍。与此同时,在一段时期,药物球囊的使用也大幅度上升。”陈金甫表示,支架招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过度滥用支架的情况。与此同时,因为药物球囊没有纳入集采,有价格空间,所以这一块也有虚高的成分。“去年我们在江苏等一些地方开展了药物球囊的集采,今年要扩到全国,堵住虚高的空间。”
在争议较大的种植牙方面,陈金甫认为,现在看来,种植牙是一种重要的缺牙修复治疗方式,社会需求也很大,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也很多。“从去年初我们就开始部署,由四川组织省际联盟,研究种植牙体集采规程,现在方案基本成熟,也广泛听取了临床、企业和各地意见,准备今年上半年力求能够推出这样一个地方集采的联盟改革。”他认为,这也是在国家主导下在牙科种植体领域探索的一种集采方式。今后集采中,规则更为重要。不同招标标的的特点非常复杂,需要符合产品质量的要求,又要符合临床需要,又要切实让企业、患者能够共享改革的成果。
图源:中国网
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优先合理使用如何推进?
“我们不是独立于医疗机构之外进行集采,我们是代表医疗机构进行集采,所以医疗机构是使用的主体。”陈金甫强调,医疗机构在报量中,是据实历史报量,根据价格变动可能带有一种趋势性的预判报量。所以,需求是由医疗机构按实际使用需求来确定的客观需要。而在某些具体产品中间,在研究竞价规则中间,充分考虑医疗机构在临床替代产品中间的可行性、安全性,这方面医疗机构有最重要的发言权。最后,医疗机构作为需求方,国家医保局代表人家采购,是有协议规定的,必须由医疗机构和供应商企业签定协议。
陈金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集中带量采购一是价格发现机制,二是商业采购机制,要必须符合商业的契约精神。所以这几条,从制度、原理和需求来说,充分保证了医疗机构能够优先使用中标产品。当然,在实际运行中间,也有一些操作上的不成熟的方面,“比如说有些医疗机构硬性规定先把中标产品用完,然后再去用其他产品,这样我们是不赞成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负责人王雪涛表示,卫健委在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的工作中,指导医疗机构如何优先合理使用方面,出台了多个指导医疗机构优先合理配备使用国家集采中标药品的文件,确保这项工作落地落实。在高值医用耗材优先配备使用方面,国家卫健委先后制定了《医疗机构耗材管理办法(试行)》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包括耗材在内的器械临床使用,同时也制定了耗材采购中的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心脏冠脉支架、冠脉球囊扩张术的操作规范,来进一步规范集采耗材的操作,确保医疗质量。
图源:中国网
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
编辑:林诗妍